正文

8.攀比效应,进行因势利导

感动营销:让客户无法拒绝你的52个策略 作者:梁宇亮


“羡慕嫉妒恨”是当下的一个网络流行词。这几个字放在一起,显得非常精辟,可以说是对当下人们攀比心理最精短的描述。

攀比效应是指人们对于一项产品、服务或身份的竞相追逐,并且在一部分人群中逐渐形成一种趋势,就像中国的手机发展、汽车发展、高尔夫球练习场的快速扩张,大家都希望拥有或体验。这些东西对个人不一定很有用,但是如果没有,你就会感到低人一等。

攀比效应确实值得企业和营销人员去深入研究一下,卖东西的时候要是能知道客户想要的东西是什么,那生意就会好做得多。比如,你跟进店买包的漂亮女士说,这个包的价格很便宜,但是质量很好,所以劝顾客一定要买下来。可是你怎么知道这位进入商店的漂亮女士想买什么样的包,也许和她关系不和谐的女同事昨天买了一个贵重的小包包,没准她想买一个更贵重、更好看的包包与那个女同事一比高下呢。

对于营销人员来说,了解这种攀比效应确实可以给企业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比如在上述案例中,顾客购买的目的是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如果此时商店的销售人员说几句贴心的话,一笔赚钱的好生意也就做成了。

在奢侈品的销售中,销售人员需要时时刻刻注意顾客内心的真实需求。引导和激发顾客的攀比心理,这比千言万语都有效。对于很多虚荣心比较重的人,他的攀比对象往往就在他自己身边。武侠小说中有句话:“打败你就是我活着的意义。”这句话其实说的也就是简单的攀比效应——我要比你强。在每个人的心里都会忍不住会有和别人比东比西的想法,可能连他自己都没有发现,比如同一个公司、同一个部门的两个人,他们就想去了解对方的薪资是多少,对方在哪些方面比自己突出,对方哪种能力比较强,对方什么地方更受上级领导的关注,这种行为便是人们潜意识里的攀比心态。渐渐地,许多人会把这种潜意识的攀比当成自己平日生活、工作的一部分。

仔细观察后发现,攀比者多数会拿自己身边的人或者能力差不多的人作为主要的攀比对象,在快速达到自己想要的效果后,又继续找别人攀比,反反复复,周而复始。

我们要注意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在一个单位里,本来大家都没有车,突然有这么一天,张三买了一辆车,于是在一段时间之后,大家都陆陆续续地买车了,而且越往后面买的车越贵,牌子越响。这其实就是攀比效应在暗处悄悄地影响人们消费行为的现象。这还没有完,大家开始跟张三说,张三,啥时候换换车啊。张三说车开得好好的,为什么要换。可是过不了多久,张三真的把车卖了,又买了辆在单位数得上的车。这个活生生的案例看起来都不是什么新鲜事,很多事情都是在人们自己的攀比心理的隐性指引下折腾出来的。

从经济学角度出发,“攀比效应”是一种赶时髦的心理,想拥有一件身边的人已拥有了的商品;而经济学角度的“虚荣效应”是指由于种种因素的限制,只有少数人才能享用到独一无二的某项产品或者服务。由此推延,社会生活中的攀比心态即是看到别人拥有了,自己也想拥有的心态;更进一步,虚荣心态则是期望达到少数人享有的荣誉、地位或者身份。

人际关系学说指出,当人们积极参加社会活动时,如果过分注意别人的看法,往往会强化从众心理,导致虚荣心理的产生。所谓虚荣心理,实际上是一种超越自我客观价值的自我虚构,对自己提出过高的要求。实际上,每个人都不是生活在真空中,多多少少都会有一点点攀比心理和虚荣心,只不过有些人嫉妒别人的钱,有些人嫉妒别人的才华,有些人嫉妒别人的漂亮罢了。虽然内容不一而足,但是从商家的角度来说,攀比心理对于消费社会的形成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顾客的虚荣心是商家的最爱,攀比是消费升级的主导力量。道德学者总是告诫说:欲望可以使人进步,但欲望也能将一个人的灵魂吞噬。适当的欲望可以让我们更加积极地前进,但是过度的欲望就会演变为贪婪,表现为总是不满足,拥有了还要拥有更多。对于营销人员来说,顾客的攀比心理是财富之源。

销售人员在销售的过程中,准确把握客户心理,能说上几句和客户合拍的话,就能收获顾客的感动,让顾客产生亲近感。鼓励他们战胜自己的攀比对象,是有效的营销策略。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