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30)

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心50年史(1955-2005) 作者:(美)薛龙


①特里尔已经售出了成千上万本面向普通读者的书。迄今为止,他已经出版了七部这样的作品。他最畅销的书是《八亿人:真正的中国》(800,000,000: The Real China),由纽约立透出版社和布朗出版社分别于1972、1973、1975年出版,并在日本、德国、中国、挪威和英国出版。1976年,他未能获得政府系终身教职,他的事情在当时的学生报纸上有报道。参见1976年9月29日《哈佛红》上塞里格曼(Nicole Seligman)撰写的《特里尔未获终身教职,或将离开哈佛》(Terrill May Leave Post at Harvard,Will Not Receive Tenure)一文,及1976年10月2日,塞里格曼撰写的《他还没有获得终身教职?》(Didn’t He Have Tenure Already?)一文。

费正清1977年七十岁时从哈佛退休。当时他的身体仍然健朗,并已成为全世界最著名的研究现代中国的美国学者。由于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出版了大量关于他的中文作品,他在中国人中间也很出名。可是,不幸的是,海峡两岸的中国人都觉得他颇有可议之处。台湾学者认为他亲共、过于自由派,因为他拒绝谴责中华人民共和国及其领导人。大陆学者则批评他是一个老套的帝国主义分子,总是讨论来华的基督教传教士以及西方对中国的影响。直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对费正清及其作品的较为客观的评价才开始出现。他退休时,出于对他的尊重,也为了纪念他对美国的中国研究领域的发展所做的巨大贡献,东亚研究中心更名为费正清东亚研究中心。费正清于1991年去世,享年八十四岁。次年,他的两个学生,也是长期共事的同事——柯文和戈德曼——出版了《追忆费正清》(Fairbank Remembered)。这本书收集了很多与费正清熟识并和他共事的人们——尤其是那些在哈佛的人们——对他的回忆。①

①1979年,费正清患了一次轻微的中风,但他仍然十分活跃,坚持写作。他在自传第449页至454页记述了自己的退休和中风的事情。关于反对费正清的书,其中一例如徐高阮编译的[《费正清与毛共》(台北:中华杂志社,1966)]。有关这个批判运动的评论,请见伊文思著《费正清与美国对现代中国的理解》一书第266页。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费正清的作品被翻译成中文,在中国大陆出版,受到欢迎。他的自传在中国被翻译成《费正清对华回忆录》,译者为陆惠勒、陈祖怀等人,1991年由知识出版社在上海出版。戈德曼和柯文主编的费正清纪念文集被翻译成《费正清的中国世界》,2000年由上海东方出版中心在上海出版。

《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心50年史(1955-2005)》读书网在线试读连载完毕,更多精彩,请参见原书。呼吁您购买正版图书。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