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艾莎的周末(2)

剩女艾莎:下一站是温暖的春天 作者:美玉


收到一个留言,是个叫“睿黼祜”的发来的新年祝贺。睿黼祜是多么拗口的名啊,起初艾莎实在不明白为何要起这么个名字。睿黼祜既矜持又主动,还说出了自己的身世,原来是雍正的第多少代,现住直隶。在网上还能遇到皇族后裔,怪不得名字起得这么古里古怪。可直隶是哪里呢?就是河北保定。对于住在大上海南京西路的艾莎来说,保定就是个土地方,哪管它什么明清朝不属府属布政司。皇族后裔睿黼祜对上海佳丽艾莎表示一见钟情,讲出了他的初恋。二十年前的大学校园里,他深爱的女孩,得了绝症死去,从此人鬼殊途,他的心也死了,为爱情至今孑然一身,守身如玉。遇到这档子事,美好的艾莎表示同情。睿黼祜还介绍了他的事业王国,原来全国各地都有他的企业,从高科技研发到劳动密集型的低端产业,无一不涉足,成功到把比尔·盖茨都不放在眼里。每天分公司文件都要通过快递送达直隶,他辛劳地批复到凌晨,天亮时由秘书再用快递发往全国,听下来很像皇帝批奏折。艾莎问他为何不用电子邮件,那样能省下许多快递费,要是路上有个雨雪天怎么办,快递显然没有电缆可靠准时。睿黼祜回答,任何合约及文件都要亲自批复,并对艾莎的干预很生气。再接下去,他说要买架飞机,网上发过来一张波音777的图片。话都说成这样,再答理下去艾莎实在不知该说些什么了,只得隐身加沉默。几天后,睿黼祜的博客里出现了许多怀念已逝女友的诗。当然诗都是名家写的,他只是借来献给那位女友,真是“无限深情,催人泪下;海枯石烂,此情不变”。

留言栏里有个名叫“天从那里来”的人留了一幅电脑合成画,一个大大的花蓝里满是鲜花,花上繁星点点,发着镭射的光。弯弯曲曲的有一段文字:轻轻的我来了,送来了美好的祝福。愿你一生幸福,我永远的爱。再下则留言,是淘宝水晶店的广告贴。一张白水晶手链图片,配了一句广告语:有水晶相伴,好运永远。

“永远”怎么会变得如此廉价,到处都是。艾莎删掉这两个留言,再看下QQ,还是没什么人上线。算了,还是出去走走吧,顺便把晚饭解决了。

大衣柜和梳妆台是香樟木的,这让房间充溢着古典的香韵。艾莎打开衣柜,为自己选好了出门的衣物。米色羊绒长毛衣配Prada的蓝绿格子打底裤。脚上是黑色的坡跟皮鞋,这款鞋不但能让艾莎显得更高挑,走路还很舒适。YSL的羊皮大衣,经典的驼色格子Burberry围巾,很是费钱的一身行头。好在艾莎的衣物大部分是一年两次在东京培训时购置的。她也逛上海的商场,不过看的时候多,买的却很少。有机会出国的人,总把钱留到国外去花才觉得划算。在脸上淡淡地施了一层妆后,艾莎背起LV的那款满街都是的购物包,将iPhone塞进了大衣口袋,走出家门。

站在南京西路上,艾莎犹豫向东还是向西。刚过去的圣诞节让整条街像撒满了星星,为了迎接新年,又添了些带有传统喜气的装饰。落了叶子的法国梧桐树,从树干到枝头,装了如流星般的闪灯,相爱的人们在树下许个心愿,心底一定能生出更多甜蜜。气温有些低,艾莎把围巾捂了捂,站在路口,心甘情愿地变成这繁华城市里的一道风景。

她顺着南京西路往东走,一路的名店。这条家门口的路上,到处是风情的女子和风度的绅士,充斥着繁华和奢迷的味道。她走过中信泰富,发现商场的门生都换成了白人。他们穿着黑色细条子的窄身西服,戴着白手套的手握在门把手上,彬彬有礼地站在玻璃门里。皮肤粉白又透明,蓝色而深情的眼睛注视着门外。从街上望进去,这些年轻的男孩们竟有一种病态的美。

再往前走,就到了江宁路的丁字路口。红灯,她停下来,看到梅龙镇广场的门卫站在风中殷勤地拦着的士。商场的侧门,提着大包小包购物袋的顾客有序地排着队。寒风中,没有人脸上露出抱怨或不耐烦的表情。再往后看,是美琪大戏园。这个时间门口冷清,还没有看戏的人潮。不知今晚有什么演出,也许晚饭后可以来看场演出。

若是张爱玲还在,面对今日的浮华,她会写出怎样的文字?艾莎心想。等红灯的片刻,她塞上了耳机,Diego Sandrin的轻摇滚乐曲一直是她在街头漫步时的最爱。站在路口,风好像变大了,刮得艾莎脸有些发痛。她搓搓手,揉揉脸,才想起没戴手套。再往前走,就是“一茶一坐”。服务员手拿菜牌站在门口,略一停顿,就上了二楼。

这是一家木质装修风格的茶餐厅,有些东瀛风情,也有些中国棋牌房模样。艾莎选了非吸烟区坐下,前后左右竟都是默默的独自就餐人,更无一例外地低着头摆弄着手机。艾莎要了一杯乌梅汁及虾仁豆腐套餐,等待的片刻也玩了一小会儿手机里的小游戏。桌上的沙漏已渗到一半多,知道套餐马上就要送到。她看着沙漏,古老的计时工具,算是餐厅另辟蹊径的服务。放上这么个小东西,让这些寂寞的眼睛盯着刷刷漏下的沙子,计算着自己那份晚餐到来的时间。

喝了大半杯乌梅汁,小半碗饭,已经很饱了。闲坐着,想起QQ上那些人,有些烦。艾莎首先想到了朱先生——上海人,交大毕业,再留学法国,精通英法语言,现任某国资五星级酒店的财务总监。他今年35岁,未婚,可能也不想婚。身材瘦高,黑框眼镜,看上去既有巴黎绅士的气质,也有中华才俊的味道。朱先生叫朱俊勇,这名字起的和艾莎的“勤敏”一样不合适,所以他和艾莎一样,习惯别人称呼他的英文名——大卫。艾莎和朱先生的相识是工作上的一次业务往来,俊男美女四目相视,很快话题便离开了“业务”,在有限的公干时间里,两人很好地营造出一种一见如故的氛围。接着,朱先生请艾莎在他工作的酒店里午餐。西餐厅里,他们是唯一的一桌。这一餐之丰盛自不必说,餐厅经理还额外送了好多水果点心。饭后,朱先生潇洒地一签单,并让服务员将水果蛋糕全部打包。他对艾莎说:“把这些带回去,当下午茶吧。”初次见面,艾莎怎么可以吃了还打包,再三推却,朱先生就留着自己下午茶了。再接下来,两人便加了QQ。可一开始文字沟通,温度一下子冷了下来,真是让人纠结。接下来,两人在QQ上就只说些天凉天热、工作忙否的问题,火花眼看就要熄灭了。终于,也就是一个多月前的一个深夜,艾莎和朱先生聊了一会儿。仗着是深夜,话题也颇敏感大胆。几天后,艾莎和朱先生又约会了。晚餐地点是艾莎选的,就在离家不远的波特曼酒店。记得那天朱大卫先生有型得不得了,一身蓝灰色西装配深蓝色斜条的领带,左手搭一件黑风衣和丝质围巾,LV的棋格子方包斜背在身上,长度正好贴着大腿。时尚达人艾莎知道,这款棋格子小方包背得可有讲究了。这种背法在八路军身上,叫“盒子炮”,在旅行者那里,是急救包,而朱先生背得就像从T台上走下来的。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