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9.利比亚战争:掌控全球石油的“水龙头”(3)

能源战争 作者:余胜海


8月19日,中国政府向利比亚反政府武装提供价值总计5000万元的紧急人道主义救援物资,还表示将参与利比亚战后重建。就在中国出手援助利比亚反对派的关键时刻,8月22日,在利比亚班加西,利比亚“全国过渡委员会”主席贾利勒在新闻发布会上称,“卡扎菲时代”已经终结。

10月20日,利比亚“全国过渡委员会”宣布,卡扎菲已在其家乡苏尔特被俘获,后被士兵击毙。22日,利比亚执政当局宣布全国解放!

卡扎菲的死亡并非动乱的终结、和平的开始。应该说,各国在利比亚的利益博弈战,可以粉墨登场了。

卡扎菲政权彻底垮台,给了世界舆论无穷的评论空间。卡扎菲这半年来的表现“跌宕起伏”,多次出乎舆论的预测,称得上是中东政治中“最娱乐”的人物。他是外界看热闹,借着他表达种种情绪再合适不过的靶子。

这是一个悲剧的开始,也是一个矛盾的聚焦,也许它就是战争的引子,因为魔鬼在那里肆虐,那里已经成为世界的目光聚集点。

关于此次法、美、英等西方国家军事干涉利比亚的原因,可谓是众说纷纭,但有一类“西方国家急于博取石油利益”的声音,获得了广泛的传播,也得到多数人的认同。当然,这样的声音出现的频率不低,人们并不陌生。为何美欧国家如此急于对利比亚动武?利比亚拥有极其丰富的石油资源,而美欧极不满意目前利比亚石油的分配。如果想趁乱下手、重新“洗牌”而博取最大的利益,那么眼下就是一个难得的好机会。

德国经济学家、《石油战争》作者威廉·恩道尔认为:美国对利比亚发动军事干预的动机,一是整个北非和中东的动乱是美国一个大战略的一部分,即创造不稳定并造成政权更迭,以此对这个全球已知石油储量最高的地区进行直接控制,控制石油以及石油美元的流动。

几十年来,卡扎菲都是华盛顿的一个眼中钉。因为利比亚的生活水平在整个非洲是最高的,对普通人有教育补贴,在卡扎菲统治期间,利比亚的识字率从20世纪70年代的10%升至今天的90%。卡扎菲是个障碍,美国不喜欢利比亚的发展模式。

而且与惯有的印象不同,利比亚的石油储量是非洲最大的。笔者相信其实际储量要比公开的大。石油的质量也很高,适于美国和欧洲的现代炼油技术。现在利比亚的石油主要供应于西欧国家。

在布什执政期间,其“大中东计划”的目的是控制中东石油的流向,尤其是要控制其流向欧亚地区,包括中国,以及西欧的法国、德国和意大利等国。这样华盛顿就可以勒索这些国家顺从华盛顿的意志。奥巴马政府显然也决定要继续这种策略。

》读书网在线试读连载完毕,更多精彩,请参见原书。呼吁您购买正版图书。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