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5.想得到安慰的心情——“请安慰我吧”(5)

没关系,没关系,会好起来的 作者:(韩)宣晏南


在成长过程中,我们会逐渐意识到自己的能力界限。从出生时最先见到的父母,在孩子们的眼中,父母无所不能;然后就是比自己年长的哥哥、姐姐,他们比自己高大,而且能做许多自己做不到的事情。一般情况下,这些最初的自卑感会随着成长逐渐消失。

贤在先生从小就有自卑情结的原因与年长他一岁的哥哥不无关系。对于他来说,不论是外貌、性格还是能力上,哥哥都优于自己。他时常觉得自己的人生就像哥哥的失败复制品。

所以他从很小开始就拿自己与哥哥作比较,而每一次比较又都会让他感到沮丧。这样的现实本就让他难过,而父母又常拿两人作对比,并做出刺耳的评价。对此,他心里虽有埋怨,但也无话可说,因为哥哥的确比他优秀。

2.遵循自己的心愿去生活

不管过去还是现在,很多事情依然是他无法改变的。但并不是所有人都是在一个有优秀的哥哥、姐姐,抑或是亲戚朋友的环境中成长的,就算是有这样一个比较对象,也不会必然地导致自己产生自卑情绪。因为比我们所处的生活环境更重要的,是面对这种环境的心态。

对自卑感的克服并不一定要局限在家庭中,在学校或社会等一些更广阔的环境中反思自我,会让我们找到更多的解决途径。

但遗憾的是,大多数人都会用在家庭中习得的应对方式去应对学校和社会上遇到的事情,贤在先生便是其中的典型。每当自卑感发作,随之而来的便是唯唯诺诺的精神状态,为了变得像哥哥一样而努力的思维在他成长的过程中非但毫无改观,反而愈发根深蒂固。

他认为追随着哥哥的脚步便可安稳度日,如果换一套思路便会让他的生活方寸大乱。如今即使与身边亲近的人接触,这种根深蒂固的思想也会让他产生自卑的情绪。

为了克服这种自卑情结,比起尾随他人的行事作风,不如遵循自己的心愿去生活。

但反观贤在先生,他在生活中应对各类情况与问题的方式不仅无法消解自卑感,反而让这一顽疾对心理的负面影响愈加严重。

3.什么时候自卑感最强烈

每个人的自卑感都有着不同的意味,回想一下自己最近一次感到自卑时的情形,想想你是如何受这负面的心理所影响的。

贤在先生在评价自己的能力时,常常会因为自卑感而话语含糊。虽然他在处理事情的时候已经尽其所能,但在评价自己时却对一丝一毫的过错也耿耿于怀。而评价他人时,只会将自己的疏忽之处与别人做得好的方面进行比较。虽然每个人的自卑感在细节上千差万别,但总体上的表现却是大同小异。

贤在先生因为觉得自己的能力有限而感到自卑,还有些人的自卑也许是源于自身形象上的缺憾。而当这些令当事者感到羞愧难当的自卑之处袒露在众目睽睽之下时,那痛苦的滋味是难以言喻的,这甚至会给他们造成难以愈合的创伤。

4.自卑感是否有积极的影响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