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章 猛蚁:大辐射(11)

超个体 作者:(美)伯特·荷尔多布勒


这些数据以及其他在猎镰猛蚁中的类似发现,强烈提示在卵巢活性和长链碳氢化合物产量之间的相关性。实际上,在一些独居的昆虫种类中也发现了这种关联,在它们卵子发生起始(onset of oogenesis)的同时,伴随着作为性信息素的表皮碳氢化合物混合物的合成。

在其他的社会性膜翅目昆虫,尤其是在胡蜂和熊蜂(Bombus hypnorum)中,也存在相似的优势互动和生殖等级。但对子弹蚁来说,其独特性在于阿尔法蚁具有高水平的某种表皮碳氢化合物物质:9-C31。而其他的优势互动则以其表皮碳氢化合物特征转变为长链表皮碳氢化合物的集合。然而,对于子弹蚁的进一步研究显示,高水平的9-C31并不是取得阿尔法地位的先决条件,真正有意义的是赢得身体对抗的能力,这些能力又与参与者的生殖能力具有可靠的关联。当有性工蚁死亡(或被实验性地移除),子弹蚁的贝塔蚁们就与其他高顺位的工蚁展开激烈的争斗来取代有性工蚁。即使还没有释放出高水平的9-C31,新的阿尔法蚁就开始针对新的贝塔蚁个体,进行更频繁的柄后腹摩擦和阻碍动作。换句话说,9-C31水平的升高不是成为新的阿尔法蚁个体的先决条件。一旦一只工蚁确立了自身的阿尔法蚁的地位,它就可以进行交配,之后就开始了卵黄生成。此时,表皮碳氢化合物混合物中9-C31水平升高。因此,显而易见,9-C31充当了阿尔法蚁表皮碳氢化合物特征内置的一种生育信号。只要它们与卵巢发育有生理性的联系,这些生育信号就是“诚实的信号”。它们在族群内的争斗中发挥了关键的作用,尤其是在非生殖伙伴的监督行为的形成中。尽管如此,导致优势等级形成的互动依然仅仅依赖于战斗能力,而生育状态的信号则是次要的。然而,对于子弹蚁族群的生殖的社会调节来说,争斗的技能和有关生育的信息最终都是必不可少的。

在由于有性工蚁死亡或族群增殖时的分群而导致族群失去有性工蚁时,子弹蚁争斗行为的重要性变得尤其明显。在这种孤儿族群中,一些未交配伙伴之间的攻击性的互动,导致了优势等级和阿尔法工蚁最高顺位的确立。阿尔法蚁个体随后在晚上离开巢穴并在附近与外来雄蚁交尾,显然它是用化学信号吸引那些雄蚁。子弹蚁求偶活动的全部特性还不为人知,但是至少对于少数几种其他的无蚁后的猛蚁,包括刺猛蚁亚科的绿头蚁(Rhytidoponera metallica)来说,准备交尾的工蚁表现出一种特别的求偶行为,包括从臀腺或其他外分泌腺释放性信息素。不管它们是如何操作的,子弹蚁可以很容易区别阿尔法工蚁和其他工蚁。蒂奥·莫南和克里斯琴·皮特斯对这种模式化交配行为进行了如下描述:“雄蚁用其触角碰触阿尔法蚁之后,立即改变自己的行为:雄蚁跟随着阿尔法蚁,同时振荡自己的触角并击打阿尔法蚁的头部和触角,并试图骑上阿尔法蚁。当阿尔法蚁情愿时,第一次触角接触后,插入很快就发生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