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章 猛蚁:大辐射(13)

超个体 作者:(美)伯特·荷尔多布勒


人们成功地研究了G.menadensis的生殖调节。研究者们发现,在这个种群中只有少数的族群具有多只蚁后。而大多数的族群则是有多只工蚁交配并繁殖。尽管在这两种情况下许多处女工蚁的卵巢都是有活性的,但它们只是产生专门的营养卵用来饲养幼虫。然而,当族群中有性工蚁被实验性地移去后,其中的一些处女工蚁就转为产雄性卵。当有性工蚁再被放入时,无生育能力的工蚁就会攻击并固定这些新的生育工蚁,常常会造成它们的死亡。在这些实验中,有性工蚁从来不表现出对于新的产卵者的攻击。针对繁殖工蚁的工蚁监督,可以确保在有性工蚁或蚁后存在的情况下,处女工蚁只能产营养卵。

然而,在这个浩瀚的分类系列中,有另外一个变种:非洲的P.berthoudi厚结猛蚁。这个种类具有一个完全多后型的有性工蚁体系,在这个体系中没有发现优势互动的存在,几乎所有年轻的工蚁在交配季节都可以交尾繁殖。外来的雄蚁进入巢穴并找到能够与之交尾的年轻工蚁。所有交尾后的工蚁都可以产卵。与猎镰猛蚁、其他厚结猛蚁或曲颊猛蚁不同,在它们的族群中,没有迹象表明优势互动会以任何方式对产卵进行控制。

无蚁后的有性工蚁社会通过分群的方式来实现族群的增殖。多后型体系的新分开的族群,有很多机会拥有能交尾的工蚁。而对于单后型的社会来说,例如在子弹蚁中,没有分配到有性工蚁的新族群会依靠新的优势互动来确定新的阿尔法蚁,这只新的阿尔法蚁交尾并发挥作用。而在其他多后型的有性工蚁社会,如较老的猎镰猛蚁族群,族群的增殖只依赖于有翅蚁后。有翅蚁后每年产生一次,它们离开巢穴交尾并随后建立新的族群。最后,在有性工蚁与蚁后共存的一些种类中,如P.tridentata厚结猛蚁,一些蚁后可能会离开巢穴,交配并独立地建立族群,而其他的则留在巢穴中,像工蚁一样与雄性同巢伙伴交尾。研究者在实验状况下的族群中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雄蚁的翅经常会被咬掉,可能是被工蚁咬掉的,它们用这种方式阻止雄蚁离开,从而确保它们自己的受精(插图42)。族群也可以通过分裂来繁殖,尤其是那些缺乏有翅蚁后的族群。扩散策略(dispersal strategies)的变化似乎很明显是取决于生态参数。对于一些种类来说,如P.tridentata厚结猛蚁,在它们种类内部甚至一个族群内部,族群增殖的不同模式可能发挥不同的作用:如果环境条件不利,蚁群会发生长距离扩散(long-range dispersal),通过离开的蚁后来建立族群。而通过有性工蚁或其他无翅的母体形成的分群则会导致族群后代的局域扩散(local dispersal)。在任何特定的季节,变化的生态条件可能会有利于一种或另一种猛蚁族群增殖的模式。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