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出口导向的国内平衡(3)

货币的教训:汇率与货币的系列评论 作者:周其仁


讲到底,净出口挣下的货币追不到商品,存到银行里贷放出来后更加追不到。这解释了这些年来为什么不是这里“热”,就是那里“热”。倘若政府干脆不管物价,听任没有商品对应的超额购买力全部冲向市场,最后总归会“平衡”的吧?还以2007年为例--全年净出口2.3万亿、占国民生产总值约9%--如果放任价格不管,年度物价总水平上涨9%,过量货币追商品的游戏,是不是可以不平自息?

有两点困难。其一是我在《货币似蜜,最后还是水》里提到的,过量货币流入经济时有粘性,可能一时集中于某个商品或某个市场。那样的话,某商品的价格上涨就可能远超过9%。其二,出口导向非一日之功,积存在经济体内的过量货币如笼中之虎,一旦放出来,其胃口可能不止增加9%。两点合并,加上人们的自保、投资与投机行为分不清楚,在预期紊乱之下的行为有如牛群受到惊吓后的过度反应,局部的市场失衡可能冲天而起。

物价伤民之际,人言滔滔。要政府无为而治,搞laissez-faire,经济学家可以建言,但听者不免藐藐。政府以看得见之手频频干预调控市场,由此而起。管来管去,最好的效果也不过扬汤止沸,或可遏制货币追商品于一时一处,却不断按下葫芦浮起瓢,因为釜底之薪--出口导向经济创造出来的过量货币购买力--还在源源不断地产生出来哩。记住了,货币是存量,从来不会死的,它像泛滥的江河之水一样,永远寻找着新的出口。

还有别的出路吗?思来想去,逻辑上的出口惟有一处,这就是把经济体内原本不是商品的资源动员到市场上来。兵来将挡,水来土淹,靠新增的商品与劳务吸收过量的货币。这方面,中国经济有经验、有教训、有挑战、也有机会。下周再谈吧。

2010年8月21日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