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苏秦:再多的磨难都只是成功的磨刀石(2)

人生如赌局,成功是信仰 作者:天行健


妻不下纴,嫂不为炊,父母不与言

苏秦的人生充满了戏剧性的大起大落,他前半生的坎坷遭遇很容易让世人想起孟子那句名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苏秦自幼聪明伶俐,很多东西一点就通,学习起来非常快,连给他授课的老师也渐渐觉得力不从心。于是,老师打算带他去当时的洛阳拜访名士。两人来到洛阳城外的一处地方时,老师发现苏秦一直盯着路边的一块石碑看得入神,便停下来对他说:“既然你这么感兴趣,那我们干脆休息一会儿,等你看完再走吧。”苏秦却一边走,一边对老师说:“我已经全部看完了,不用休息了。”老师表示不相信,苏秦为了向老师证明自己的确已经看完,就干脆当着老师的面,把石碑上的内容一字不差地背了下来,惊得老师连连慨叹:“季子啊季子,真是神人!”

苏秦出生在一户贫苦的农家,但他却没有像其他农户那样,满足于经营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而是从小便有大志向。他曾随鬼谷子学习纵横捭阖之术多年,与同是当时著名的纵横家张仪是同门师兄弟。学成归来的苏秦踌躇满志,希望能干一番大事业。

当时,战国群雄纷争,天下久分,识时务者都隐约地感觉到,统一已经是大势所趋,因此,诸侯国都在为争当统一先锋而奋力拼搏。苏秦也正是看到了这种趋势所在,才下定决心,要做一个大一统的先驱者。回到家的苏秦对着地图细细思考了很久,从地理位置、军事实力、经济能力等多个方面对各国进行了全面而细致的分析。他发现,当时的战国七雄中,秦国是最强大、最具实力的。齐、楚、赵、魏、燕、韩六国的实力都远远赶不上秦国。要实现大一统的事业,秦国是最靠谱的选择。在这样一种思想驱动下,年轻的苏秦踏上了游说秦国的道路。因为家境贫穷,筹不到上路的盘缠,他只好到处找人借钱,满心希望此去定然能够飞黄腾达、青云直上。走在路上的苏秦一边欣赏沿途美丽的风景,一边在脑海里想象如何说服秦王。“连横”就是这样出现在苏秦脑子里的。在此行的路上,苏秦确定了自己的主要目标,那便是说服秦王,通过战略联盟的方式,将其余六个国家一个一个消灭掉,最后称霸整个中原。

到达秦国之后,为了使自己看起来不是那么寒碜,当然,可能更重要的是,为了能够顺利见到秦王,苏秦用自己仅有的一点借来的盘缠,买了一件黑色貂皮大衣。穿上貂皮大衣的苏秦高大英俊,贵气十足,很快就得到了当时在位的秦王——秦惠王的接见。在与秦王的会见与交谈中,年轻的苏秦始终不卑不亢,显现出了一种极其高贵的气质。苏秦将自己一番连横的大道理缓缓道来,滔滔不绝,口若悬河。他恰到好处地点明了当时的天下大势,极力劝说秦惠王凭借自己强大的实力和优越的地理条件而发动统一天下的战争。的确,苏秦的这一番话引爆了秦惠王那颗蠢蠢欲动的称霸之心,奈何当时秦国虽是七国之首,实力却还是很有限,发动大型的争霸战争为时尚早,于是,秦惠王婉言谢绝了苏秦的建议。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