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韩信:乱世中杀出一条血路的战神(1)

人生如赌局,成功是信仰 作者:天行健


受胯下之辱,大英雄能伸也能屈

韩信出生在江苏淮安一个普通的平民家庭,从小失去双亲。成功之前的韩信只是一个普通的农民,既不会经商,又不愿意种地,家里也没有什么财产,过着穷困而又备受歧视的生活,常常是吃了上顿没下顿。他与当地的一个小官有些交情,于是常到这位小官家中去吃免费的饭。可是时间一长,小官的妻子对他很反感,便有意把开饭的时间提前,等韩信来到时已经没饭吃了。于是,韩信很恼火,就与这位小官绝交了。在当时那个时代,韩信没有正当稳定的工作,经常靠去别人家蹭饭和别人的接济过活,属于一个标准的“三无人士”。但是“三无人士”韩信却从来没有把自己当做一个赚取别人同情的可怜虫,他觉得自己东游西荡,是在寻求机会,找一个真正适合自己的职业。在别人的眼里,他这种闲荡、对生活不负责任的态度就是不求上进的懒汉的作为,就是偷懒的一种推脱和借口。

最窘迫的时候,韩信连自己的温饱都不能保证,便经常去郊外找点野味充饥,也时常去城外的小河里钓鱼吃。当时,有一个浣衣老妇,看见饥肠辘辘的韩信,很是可怜,经常把自己带的饭分给他吃,一连数十日。韩信十分感激:“吾必以重报母。”老妈妈听了非常生气:“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孙而进食,岂望报乎!”韩信听了,深感惭愧。

然而,这个老妇人怎么也没有想到,当年这个落魄到饭都吃不上的青年,会是日后威震一时的大将军韩信;她更没有想到,当年自己的一时怜悯,居然能换来巨大的回报。在韩信发达之后,周围阿谀奉承之人千千万万,但是最让他感动和难忘的,还是当年那个对他有“一饭之恩”的老妈妈。有钱之后,他马上派人找到这个老妈妈,给予她千金的回报,并终生为之尽孝道,以报答她的恩德。韩信知恩图报的高尚品质和老妈妈施恩不图报的慈祥品德,让我们后人在听故事的时候,依旧能升起一种浓浓的感动之情。

少年时的韩信不务正业,很容易就和一群街头小混混打成了一片。一次,一群恶少当众羞辱韩信:“你虽然长得又高又大,喜欢带刀佩剑,其实你胆子小得很。有本事的话,你敢用你的佩剑来刺我吗?如果不敢,就从我的裤裆下钻过去。”韩信自知势单力薄,硬拼肯定吃亏,于是,当着众多围观人的面,从那个恶少的裤裆下钻了过去,史书上称“胯下之辱”。

这个事件让韩信颜面尽失,再也无颜在父老乡亲面前抬起头做人,只有远走他乡,找一个谁也不认识自己的地方重新开始。时值陈胜、吴广起义,项梁的部队正好渡过淮河准备北上,韩信便带着自己的宝剑投奔了项梁的军队,参军做了一名默默无闻的军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