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千曲川风情 作者:(日)岛崎藤村


敬爱的吉村君 树 ,今天我写这封信给你,权作本书的序文冠于篇首。因为叫得习惯了,我依然想呼唤你这个令人感到亲切的名字。现在,我终于把在那座山乡的生活情景系统地写下来了,作为纪念,我把它献给你,也算了却我多年来的一桩心愿。

树君,我同你的交谊既深厚,又长久。在你出生之前,少年的我就寄居在你家。你生下来之后,小时候我抱过你,我驮着你走路。你在日本桥久松町 小学读书时,我进了白金的明治学院。我和你就像兄弟一起长大。有一年,我到木曾的姐姐家消夏的时候,也曾邀你一道同行。记得那一次你是初次出门旅行。我在信州 的小诸成家之后,有两个夏天,我和妻子在那座山乡接待了你。你那时眼看就要中学毕业,已经是一位有为的青年了。一次是你陪伴你的父亲;一次是你独自前来。这本书里提到的小诸城址附近中棚温泉和浅间山一带倾斜的地面,想必还清晰地留在你的记忆中吧。我不只把这封信代替序寄给你,我还要把整本书写完后送给你。在那座山乡住过一个时期的我,送给依然穿着中学制服的你,这在我是顺乎自然的事。我以为这是对当时生活的最好的纪念。

东京都中央区地名。

古代信浓国别称,即今长野县一带。

“使自己更鲜洁、更简素些吧。”

这是我摆脱都市的空气,前往那座山乡时的心情。我来到信州的农民之中,学到了各种东西。我作为一名乡村教师,一方面在小诸义塾教授镇上的商人、旧土族,还有农民的子弟读书;另一方面,我又向学校的工友和学生的家长们学习。我在那座山乡整整度过七年漫长的岁月。我的内心产生了转折,离开了诗歌,选取了小说这一形式。这本书的主要素材和内容,是在那个地方默默住了三四年之后所获得的印象。

树君,你的父亲早已离开人世,我的妻子也不在了。我从山上下来一直到今天的这段日子,你我的生活都发生了变化;然而,七年的小诸生活对于我是终生难忘的。如今,千曲川河上河下的情景依然历历如绘地出现在我的眼前。我仿佛感到我正置身于浅间山麓那片岩石纵横的斜坡上。我似乎嗅到了那里泥土的芳香。我想象着,当你仔细阅读着我的逐渐公开发表的《破戒》、《绿叶集》,还有《藤村集》和《家》的上部以及最近写的一些短篇文章之后,你会发现我在那座山上受到多么深刻的感化。

这本写生集没能向你介绍知友神津猛居住的山村附近的景象,我因而感到遗憾。过去,我从未特意为年轻的读者写过东西,这本书多少是基于这种想法写成的。如果这本书能给住在那地方的寂寞的人们带来些慰藉,那也就满足了。

大正元年 冬

藤村

1912年。

以上是大正元年冬天,出版这本小册子的时候所写的序。

吉村树君是我的恩人的儿子,他在中学时代,曾陪伴我到木曾福岛姐姐家里去过。我移住小诸以后,他曾两次从东京来到这里消夏。

此外,《千曲川风情》和诗稿不同,如果把对当时的一些回忆零零散散地写入正文,要麻烦得多,所以我把这些内容一并附在这本书的后边了。

(《早春》)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