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唯美主义者(4)

德莱叶的电影 作者:(美)大卫·波德维尔


所以,德莱叶把导演比作助产士。他要求演员物我两忘,拍摄中他严禁旁人围观,严格按照剧本进行,不容一丝改动,到了晚年他越发钟爱长镜头,静默地记录人在时空中留下的痕迹。他要求表演风格不机械,不造作,进而能缔造私密、凝滞、充满张力的氛围,然而无论这种风格或是他的工作方法,都不是工业生产的法则愿意容忍的。[1]

德莱叶相信,在电影中最能表现人的灵魂的,是脸部,他数十年里在文章中反复提及这点:

1920年:特写镜头开始被运用,电影找到了表达人物情感状态的方式,夸张的小丑式表演渐渐式微。[2]

1926年:人脸是心灵的窗口,这句话成为默片时代的口号。[3]

1943年:肢体宣泄内心的秘语,脸上的表情胜过说出口的话……哑剧是心理剧的起源。[4]

1955年:这世上没有什么能和人脸相提并论。这方寸之地值得我们永无厌倦地琢磨。[5]  

[1] 德莱叶曾谈论《盖特尔德》一片中的长镜头:“这种手法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演员们能够在镜头前宣泄心理的起伏,他们的表演不会被变换的摄影机位置打断。”(Jan Aghed: Dreyers‘Gertrud’ett experiment, 原文刊载于1964年11月16日Svenska Dagbladet )在这一点上,德莱叶让人联想起日本的沟口健二,他拒绝在剧本中写明拍摄细节,而是坚持使用长镜头。这样做的后果是在片场每个人都必须时刻全神贯注:“不仅演员,所有的摄制组成员,包括灯光师,仿佛凝聚成同一个人。他要求每个人都要专注,在同一个时刻同时表现出最好的状态。”(Ariane Mnouchkine: Entretien avec Yoshitaka Yoda et Kazuo Miyagawa ,原文刊载于Cahiers du Cinema 第158期,第25页)。

[2] Dreyer in Double Reflection , 第27页。

[3] Ture Dahlin: Carl-Theodor Dreyer a Paris ,原文刊载于1926年3月27日La Cinematographie Francaise 。

[4] Dreyer in Double Reflection , 第135页。

[5] 同上,第186页。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