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推荐序

老祖宗传下来的育儿智慧 作者:懿湘


 

(一)

这三十年来中国教育出现一种“百花杂陈”的局面——没错,不是“百花齐放”,而是像商品一样上架陈列,既没系统,又杂沓繁复。

由于不满足于主流教育,外国的教育理论和教育产品被大量引进,这本来是一件好事,然而这些“引进来”的“外国货”,在“教育产业化”的理念下被当做产业来经营,着重商品包装,并不从事加工或因时因地做创新研发,而是依靠广告宣传,商品上架备选,没有系统、互不关联,只能说是“杂陈”。

中国这个文化古国,就没有自己的“优质教育”吗?中国教育就这么让追求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父母们感觉如此不堪?

(二)

这些年,“引进来”的“先进教育”,从胎教、多元智能开发、效能家长训练,到高端职业经理人与县市长培训,教材、教师,都要求“原汁原味”,即使无法请来“原班人马”,也要请外国的专家来培训师资。

我们绝不怀疑外国教育专家的科研成果,但是,他们建立的教育理念,开发的教材、教学法,都是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与人文环境下,根据本国的政治、宗教、家庭结构与价值观念的发展特点研发而来,将这些原封不动地用于中国,能否解决高素质人才的培养问题呢?

事实上,中国从远古的尧舜禹汤到近代清朝,数千年来对于教育制度的设置、教育理念的创建和人才培养的策略,较之于外国绝不逊色。例如胎教,三千年前就已开始,当时的《黄帝内经》就有非常专业的论述。最足以证明中国古代教育研究先进性的两份文献,一是三国时期刘劭所著《人物志》中倡导的“人才学”,二是作为课本的“四书”中的《大学》和《中庸》所推行的人才培养策略。前者被外国学者列为人才学的经典著作;后者的“致中和”理念,成为近代西方心理学家创立“同理心”处世哲学和沟通理念的依据。遗憾的是,我们的教育家和大学研究生却视若无睹,甚至根本就不知道。

(三)

《老祖宗传下来的育儿智慧》的出版正好弥补了这个缺陷。中国古代教育体系最完整,结构最严谨务实的,就是以皇子为教育对象,以经世济民为培养目标的教育。读懂这个本土的教育体系,就能明白中国教育原来并非如此不堪。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