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章(8)

老祖宗传下来的育儿智慧 作者:懿湘


三、模范皇子——竟陵王萧子良

竟陵王萧子良是齐武帝萧赜的次子,字云英,生于宋大明四年(公元460年)。曾在高帝、武帝两朝担任过南徐州刺史、护军将军、侍中、尚书令、中书监、司徒、太傅等官职。

萧子良自幼聪明好学,刻苦勤奋、朴实无华、乐于助人。他小的时候,父亲萧赜与母亲裴氏不睦,准备把裴氏送到外地去,母子分别在即,年幼的萧子良偷偷落泪,牵着母亲的裙角,难舍难分。

萧赜见了后说:“为什么不去读书?”

萧子良道:“您要把我娘送到哪儿去?现在我哪有心思读书啊!”

萧赜暗暗称奇,“小小年纪竟有如此孝心!”为了萧子良的缘故,萧赜没有将妻子送走,萧子良终得母子团聚,父母的感情也因此得以加深。

萧子良在学校上学时,一位同学的母亲患病,因家中贫困,无钱医治,病情日渐加重,他得知后,主动拿出自己平日积蓄的钱为她请来了医生,几服药服下,她的病就好了。

建元二年(公元480年),荆州刺史沈攸之反叛朝廷,兵逼建康。年仅二十一岁的左军将军萧子良受命于危难之际,率军征讨并迅速平定了叛乱,他因功进爵为竟陵王,食邑二千户,出任都督徐、兖二州诸军事、镇北将军、南徐州刺史之职。不久后,又任丹阳尹。

他在任丹阳尹时,郡中有个叫朱百年的人因病去世,其妻既要赡养公婆,又要抚育子女,经济上又没有来源,生活极为困苦。这件事不知怎么让萧子良知道了,他便送去了大米一百斛,特许免除朱家的赋税劳役,还吩咐有关官员每年给朱家一次救济。

丹阳郡是六朝的政治中心,又是江南社会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同时也是当时社会矛盾集中而复杂的地区,民情骚动,争斗频繁,各类案件层出不穷。宋元嘉中期以来,各种案件皆责成郡县长官处理。萧子良就任丹阳尹后,细察民情,公允断案,赏罚分明,使该地区的吏治为之大变,给丹阳的百姓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萧子良崇佛,而且对文学事业也极为热心。他礼才好士,广交天下文人墨客,南朝著名的“竟陵八友”萧衍、沈约、谢朓、王融、萧琛、范云、任昉、陆倕都与萧子良有过交往。他们以文会友,吟咏诗歌,切磋诗歌、文章的写作技巧,在永明体诗歌,特别是四声学方面,都有萧子良的一份贡献。

永明五年(公元487年),萧子良移居南京鸡笼山,在那里,他招揽了一批文人学士抄写五经、诸子百家,并根据《皇览》的体例,编撰了一部千余卷的大型丛书《四部要略》。

小贴士

萧子良自小就有着模范皇子的好习惯。在成长的过程中,习惯对一个人来说非常重要。好的习性能够帮助孩子成就精彩的人生,父母、老师要做的就是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