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精彩书评

托洛茨基论中国革命(1925-1927) 作者:(俄)托洛斯基


《托洛茨基论中国革命(1925-1927)》一书中收录了作者于1926-1938年间撰写的有关中国大革命的文章和文件,在附录中收入了反对派其他领袖的相关重要文章。按作者写作文章时所处的状态,译者将这些文章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在党内斗争时期,这些文章(附录中的文章也包括在内)的宗旨是对斯大林和布哈林的错误的中国革命政策进行批判,并力求纠正它们,以拯救中国革命。第二部分是托洛茨基在流放阿拉木图和流亡国外期间写的,这些文章主要是对中国革命的经验和教训进行进一步的总结和对斯大林的错误路线进行更加深刻的批判,只有在流放阿拉木图时写的《共产国际纳草案批判》中的有关中国大革命的章节《中国革命的总结和前瞻》以及《第六次代表大会后的中国形势》两篇中有对正在推行的武装起义政策的批评。

托洛茨基是一位多产作家,据本西方学者统计,如果给他出全集的话,会多达150卷,他的著作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文学、历史、思想、社会、军事等诸多领域,而且在每个领域中都留下深深的痕迹。不过,据笔者愚见,论述革命,分析形势,预见形势发展的走向,据此制定正确的革命战略战术的著作,是他的作品中的精华中的精华。托洛茨基是一个创造革命历史的人物,他亲自领导了1905年革命、1917年的十月革命,他关注在他有生之年中发生的革命:中国革命、西班牙革命、德国革命(即人们现在称之为德国的反法西斯斗争的历史时段),并对领导这几场革命的斯大林集团的错误路线进行了斗争,发表了即时评论。在此顺便说一下,拙译《托洛茨基论反法西斯斗争》一书将由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这些著作都是他与领导这几场革命的斯大林集团的错误路线斗争的记录,从中可以清晰地看到革命领袖与“革命”官僚的区别。而且他的批评是建设性的,在这几场斗争中,他以对革命形势的正确判断、革命进程的准确预见以及据此制定的可以扭转乾坤、挽狂澜于即倒的战略战术,展示了这位革命领袖的马克思主义的素养、雄才大略、高瞻远瞩。

中国革命当时就对这场斗争双方的理论、立场、战略战术进行了检验,并做出了自己的判决:斯大林集团强加给中共的右倾投降主义路线是错误的,它葬送了中国大革命。由于斯大林拒不接受托洛茨在的批评和建议,因而他未能挽救中国革命,但他对斯大林路线的批评的正确性,也得到了历史的确认,只不过是以中国革命失败的形式。然而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史学界在相当一段时期内,都不顾历史事实,继续维护斯大林,贬损托洛茨基。改革开放后,斯大林的伟大马克思主义者的光环不再,相关研究已经客观得多。许多研究者都承认托洛茨基对斯大林的批评是正确的,但又认为由于中国无产阶级的弱小,失败是无法避免的。因此斯大林的错误只是加重了失败的程度和后果。托洛茨基对他的错误的批评虽然正确,但也改变不了力量对比,扭转不了失败的大局。因此他建议在革命高潮期建立苏维埃,争取在统一战线中的领导权,最后夺取胜利,都是乌托邦,也同样的错误的,更何况他还反对在大革命失败后进行的武装起义。其实,这是对托洛茨基的理论、立场和他对形势的判断不解所致。

斯大林的中国革命路线的理论基础是三个阶段,即像中国这样落后的国家首先要完成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第二个阶段是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发展生产力,使之达到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水平;最后才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因此在中国的资产阶级革命中,应该由资产阶级掌握领导权。托洛茨基的理论基础是不断革命论,这个理论认为,越是落后国家的资产阶级就越软弱,它无力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行到底,只有率领城乡小资产阶级的无产阶级掌握革命的领导权,才能把这场革命进行到底,但由于无产阶级掌握革命的领导权,革命就不会因实现资产阶级革命的目的而止步,它将进入更高的阶段——社会主义革命。因此,为了把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行到底,无产阶级必须争取资产阶级革命的领导权。

理论的不同造成了二人立场的区别。信奉三个阶段理论的斯大林认为中国无产阶级软弱,他依靠的是有实力的集团和“革命”将军,寻求与他们的联盟,让无产阶级为资产阶级作苦力,坚持让共产党留在国民党内,反对在革命高潮时建立苏维埃。托洛茨基则认为无产阶级的强弱不在于它本身,而在于它能够让国内小资产阶级追随自己的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和正确的战略战术,因此他力主在革命高潮期建立工农代表苏维埃。

正是因为无产阶级在力量对比中不占优势,所以对它的领导者——革命党——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它能够正确地判断形势,制定正确的战略战术。大革命失败后,斯大林主张武装起义,是因为他认为革命进入高潮,进入武装夺取政权的前夜。托洛茨基之所以反对武装起义,是因为他认为,中国革命经受在蒋介石政变和汪精卫清共的两次沉重的打击后,已经陷入低潮。在对形势的判断中,正确的还是托洛茨基。

关于中国革命的路线之争是1920年代联共(布)党内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托洛茨基和反对派的目的除了挽救中国革命外,还要恢复党内民主,即争取批评、纠正领导人的错误、选择自己的领袖、撤换不称职的领袖的权利。

由于1923年开始的排挤托洛茨基的党内斗争彻底破坏了党内民主,托洛茨基和反对派进行的这场斗争未能挽救中国革命,恢复党内民主,而是被历史宣判为错误路线的制定者把对他进行正确批评——也同样得到了历史的验证——的反对派领袖开除出党。这肯定不是出于党的需要,而是不称职的领袖维护自己权力的需要。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