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序(7)

大众化的马克思主义 作者:韦正翔


总之,共家学派的大师应该同时具有这样的基本素质: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胸怀天下同时具有民族自尊心、自信心;精通颜体书法和格律诗;精通全世界具有代表性的经典名著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的作品;精通形式逻辑、辩证逻辑、数理逻辑和高等数学;懂古汉语、古希伯来文、古希腊文、拉丁文、梵文、阿拉伯文、英文、德文、法文、俄文,能够阅读用这些文字写成的经典著作;通读《中国大百科全书》和英文版《大英百科全书》;会用优美的文字写出富有哲理和思维严谨的散文。

这些素质分布到很多人身上很容易实现,但一个大师身上要同时具备这些素质就比较难了。大师与科学家不一样,科学家的工作可以带着一个团队协作完成,而大师的思考则是独立的,无法合作进行。虽然学术也需要团体,但他们的思想只能靠交流,每个人都不得不独立地完成自己的思考过程。从这个角度上看,培养一位大师比培养一位科学家要难得多。培养科学家可以有程序,而培养大师却无章法,需要诸多因素的共同作用。以上只是说明了大师需要的基本素质,但并不是具有了这样的素质就能成为大师。

曾经有一个人,他认为犹太人要想找回自己的精神家园,就必须复活已经死亡了两千多年的古希伯来语。他这样努力了,他和他的朋友们最先教他们的孩子说古希腊语,后来得到了犹太民族的普遍支持,最后实现了古希伯来语的奇迹般的复活。据说,有个犹太小女孩,在她心爱的小娃娃被人拿走的时候,她用希伯来语请求那人把娃娃还给她。对方听不懂,她不惜失去自己的小娃娃,还是坚持用希伯来语诉说自己的请求,尽管她会说对方听得懂的语言。

中国同样需要用一种新的形式,使中国的传统文化在其中系统地复活,并能吸纳世界优秀文明遗产,这也是我们全民族应该来做的一件事情。有了这样的大师,中国的意识形态在世界上的学术影响力就能与中国的崛起相匹配。如果未来有一天,我们民族里的大多数人,都能像那个小女孩一样来捍卫我们的信仰,我们就有可能产生这样的大师了。

尽管共家学派的大师目前在世界上还不存在,但我感觉需要先提出一个设想,才能使得这样的需要练童子功的大师从小就能按这种思路进行培养。这种大师需要从出生开始培养,要经历一生的奋斗才可能造就。每个家庭都可以为自己的孩子设定这样一个培养目标,即使最后没能把他们培养成这样的大师,他们拥有的素质也足够为国家作出很大的贡献了,而且这样可以带动全民素质的提高。这是在为中国在世界范围内的崛起而作出自己的努力。

韦正翔

2010年9月9日写作

2011年11月9日修改(原载韦正翔、张正东主编《有清华学生这样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1月版)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