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做好思想工作(20)

大众化的马克思主义 作者:韦正翔


我想这就是位子的作用,不管是谁坐在那地方,人家都会把学生证给你看。所以,我在那个工作当中开始找不到感觉了。一个人可能有好多事情都能做,但在这些事情当中,可能有一件事情难度比较大,很少有人能够做到,而你恰恰有这方面的天赋,这件事对国家、对社会的发展又非常有意义,人就该选择这样的事情去做,才能感觉更幸福。就是带着这种想法,我决定离开那个地方。

当时想到美国去学习,因为我上研究生的时候,学的专业是西方伦理学,但对西方真实的生活了解得还不够。所以想还是到美国去留学吧!去拿个博士学位。当时就准备出国了,但要出国留学没有钱,要先挣点儿钱,才能自费到美国去学习。就这样,我从全国妇联到了中关村的一个进出口公司。

在中关村工作的这段时间,我开始了解了一些关于商业方面的事情。当时在中关村创业的人很多,很多是高科技人才。当时整个社会还普遍比较贫穷,大多数人在那里工作的主要驱动力还是为了多赚点钱。在不同的职场,打交道的人不一样,打交道的方式也不一样。比方说,在学校的时候主要是教师和学生;到了政界,则主要是政府官员;等到了商界,就是各类的商业人士了。

客观地说,我很喜欢我们公司的同事,但并不喜欢那样的生活方式。在那里赚钱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多的,而且那时创业的机会也比较多。我想,自己要真的是想创业,在那里做个公司,自己也能做到,但你能做到的事并不见得是你喜欢做的事,尤其是在衡量自己的职业价值的时候,还是想要从贡献力的角度,从自己的才华发挥的角度来看自己的工作意义。

再加上打交道的人主要是在进行利益上的较量,我不喜欢。在那里做了一段时间,我还是到美国教书去了。在那段时间里,我接触的人主要是商业方面的,我也学会了进出口业务。我个人感觉,我的智能依然很差,但是为什么适应工作能非常快,而且很快就能拿起来呢?主要是我觉得学完哲学以后,再学其他的东西就变得蛮简单了,很快就能做好,做好以后,那个工作本身挑战性就不大了。一种系统的哲学是最高层级的管理方法。它能帮你在“道”而不是“术”的层次上实施管理,可以让你的管理既有章法,又灵活多样。

后来离开中关村去了美国。本来是想去美国读博士的。在联系的过程当中,正好有一个到那里去教书的机会,用英文教中国哲学。因为有过一次到美国的经验,感觉自己外语基础还比较好,应该问题不大。美国朋友也说你若是到美国去拿了博士学位后再想找这样的工作也不是很容易,不如先工作一段时间,有这样的工作经验更容易到比较好的大学去读博士。

当时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这样的话我和先生可以一起去。那个时候我还是一个愤青,尤其是在中关村工作的那段时间,我看到了一些很负面的东西,感觉蛮郁闷的。当一个人把局部现象夸大到整体,信息把握不全,通过臆想来判断整体情况时,就很容易变成愤青。加上当时社会崇洋媚外得厉害,美国到底是什么样子也没看清楚。当然也不是说美国就完全都不好,只是当时中国有不好的地方,也有好的地方,我主要看的是不好的地方;美国有好的地方,也有不好的地方,但我主要看它好的地方。当时我出国,是准备去拿绿卡的,根本没有想要回国。而且走的时候连回国探亲的想法都没有。我就想,到那边去努力拿绿卡,再把双方的父母接过去。我就是抱着这样一种心态去的美国。

到了美国以后,接待我们的那两家人都非常好,他们都是跨国公司里的经理。我开始在那里工作,用英文讲中国哲学。第一遍备课非常困难,所有的讲稿都要全部写出来。写完了以后不能照着念,只好几乎全都背下来了,当时的记忆力真是好,这个课讲得还是不错的。在美国有什么体会呢?因为我就生活在美国人的家里面,又在美国教书,有机会真正地去了解美国的体制。在这个过程当中,我发现美国也有种种弊端,不像我原来想象得跟天堂似的。

美国是讲自由和平等的,其实,马克思倡导的共产主义最终要实现的也是自由和平等,和美国人所追求的自由和平等是一样的。只是马克思后来看到真正的自由和平等在资本主义社会体制下根本实现不了,所以他要用共产主义制度来保证实现人的自由和平等。美国虽然倡导自由平等,但实际上并没有真正实现自由平等。这一点在讲《资本论》时我会具体分析。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