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做好思想工作(42)

大众化的马克思主义 作者:韦正翔


二  公正无私的课堂

另外,老师按公正无私的观念来组织管理这个课堂,具体实施方法,请见课堂管理手册。我们要开展一项公正无私的课堂组织活动。下面我先讲一下我们为什么要开展这项活动。

在我们上人文课的时候,到底要学什么?我们学到的那些隐藏在人文学科里的东西其实就是一种价值观念、伦理体系和道德规范,而所有这些都是用来指导人的行为和调节各种各样的关系的,有的是用来调节同学之间的关系的,有的是用来调节家庭关系的。

那么公正无私这种道德是负责调节什么关系的呢?它教我们在社会当中怎么做人,是和我们的事业相配套的东西。有这种品质我们在社会融入中才能做得很好。我们有诸多的品德,而落实到社会融入中最根本的一条就是公正无私。

那么,如何来定义公正无私呢?我不想用很学术的话来定义,而是用我自己在人生中的体悟来定义它。我觉得公正无私包括两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是对己的。对己怎么才能公正?就是自己不管对社会、对他人或朋友,凡是与其他人打交道的时候,只取与自己的贡献相配的那一份,不管它是荣誉也好,财富也好。我们所获取的,只能低于自己的贡献,而不能高于我们的贡献,也就是无功不受禄。高于我们的贡献的那个部分是虚的,属于贪的部分。一个人只有用自己的实力和贡献为依托来取得一种东西,他在社会上才不会侵犯别人的利益,这样的人才能获得大家的信任。贪的部分给人带来的是名誉上的败坏,或者遭到失利者的报复,而且会让自己感觉很可耻,从而感觉难受。自己要成为一个环境中的无公害的人,就要做到公正无私。

另一方面是怎样对待他人。在对待他人的时候,一定要保证别人得到与他的贡献相配的所得。如果你是一个领导,就一定要把他应该得到的东西分配给他。如果你是一个队员,在与别人竞争的时候,如果这份贡献是人家的,就一定要让给他。我们这里所说的无私,是说我们只能得和我们贡献相配的那部分;同时让别人也得到和他的贡献相配的那部分。如果一个人在社会上坚持这样做,在特殊的情况下再不惜做出自我牺牲,这样的人就是一个能带好队伍的人。每个人的能力差不多,为什么有的人能够当好的领袖,很多陌生的人都能被他感动呢?就是因为他有公正无私的品质。

有实力的人最希望以自己的实力来获得应得的部分。这个活动的意义是高于技能性的学习。我们现在所学的专业知识可能在以后会慢慢地老化,被新的东西所淘汰,或许有的专业以后根本用不着了,那么,以后真正凝结留存在我们身上的就是一些人文品质。我们在学习技能的过程中,可能养成了一种比较严谨的习惯,还有可能锻炼出一种意志力,这些东西沉淀下来,让我们不再只是一个高级的工具,还是一个高级的人。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