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马克思之于中国的重要性(8)

大众化的马克思主义 作者:韦正翔


三  想象力的开发

马克思转学到柏林大学的时候,还是在法学系。那一年,他18岁,也就是在这一年,他和燕妮私订了终身,燕妮比他大4岁。马克思到了柏林大学以后,不像在波恩大学时那样可以经常回家,那就看不了燕妮了,怎么办呢?他为燕妮写了厚厚的两大本诗,叫《爱之书》。马克思虽然很有天赋,但他在诗歌方面的天赋不是很突出。他写了两本诗集,没有一首是成名的诗。都留下来了,却不成名,这充分说明了马克思在诗歌方面的才能很一般。

马克思谈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恋爱。燕妮是当地的贵族小姐,而且是特里尔市的舞会公主,非常漂亮,有很多贵族子弟追她,结果最后她选择了马克思。她为什么喜欢马克思呢?其实就是喜欢马克思的志向和才能。有这样的感情体验做基础,应该说马克思写诗的条件是非常好的,但他就是没能写出好诗来,可他却有本事指导别人写好诗。后来,他指导海涅写诗,结果海涅写出了《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这样一首名垂德国历史的诗篇,海涅也承认马克思对他诗歌的影响。如果马克思选择一辈子做诗人,我相信他不会有那么大的成就。所以说,我们一定要选自己有天赋的那个方面去努力。需要说明的是,虽然马克思的诗歌天赋一般,但对诗的爱好培养了他的想象力。

四  学以致用的方法

柏林大学是哲学家云集的地方,黑格尔、叔本华都曾在这个地方任过教。黑格尔虽然当时已经去世,但他的很多弟子还在这里。在柏林大学,马克思依然爱翘课,他主要靠自学。在柏林大学,直到现在依然有这样的传统,它不管你的知识是从哪里来的,它不管学习过程,就看最后的学习结果,它设立了非常难的考试制度。马克思非常努力,变成一个不修边幅的人,一天到晚只顾读书。他妈妈曾写信批评他,要他整洁一些。

虽然柏林大学是哲学家云集的地方,但马克思刚到这里时,并没有想当哲学家,还是想做法学家。法学家跟律师最大的区别就是一个法学家要能够建构自己的体系,所以说马克思就开始建构他的体系了。在建构他的体系的时候,就发现问题了。就跟我们串写一样,现在我们是串写24句话,如果有5万句散着的句子让大家来串写的话,是不是就要有问题了?如果你要把这些句子整合、串写成一本不自相矛盾的书,你该怎么办?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