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6.思想对环境的影响(4)

做你想做的人 作者:(英)詹姆斯·艾伦


某些错误的思想总会使人深陷困境。这说明尽管万物都有其规律,但人总会步入与自身不契合的歧途。困顿独一无二的用处在于净化心灵,摒弃所有没有价值与不纯洁的东西。只要一个人心灵高尚纯洁,困顿便会远离他。除去渣滓,金子便会至纯至上;品德至善、性情通达之人,痛苦也会远离他。

人之所以会遭遇困顿,是因为其思想与环境难以融合。人之所以会享受到幸福,是因为其思想与环境和谐统一。衡量正确思想的标准是幸福程度,而不是物质财富;衡量错误思想的标准是困顿程度,而不是物质匮乏的程度。一个人可能富甲一方但却遭人唾弃,也可能穷困潦倒但却受人尊敬。只有适当并明智地运用财富,财富才能与幸福相伴。如果一个人将自己的财产视为不能承受之重担,那么他就会陷入困顿的境地。

困顿的两个极端是贫穷与放任,两者都是无奈之举,是思想失常的结果。一个人只有心情愉快、健康和有活力,我们才能说他是正常的。一个人的心情愉快、健康与活力是其内心世界与外部环境和谐相处的结果。一个人要真正成为人,他就必须要停止哀怨与谩骂,开始寻找能够改变自己生命轨迹的潜在的公正。他会使自己的心灵迎合这一点,不再怨天尤人,并以高尚的思想武装自己。他不应再埋怨周围的环境,而应利用环境来促进自己的发展,利用环境发掘自身的潜力。

主宰宇宙万物的是规律,而不是困惑;生命的灵魂与实质是正义,而不是邪恶;人类精神世界的塑造力与推动力是正直,而不是卑鄙。因此,人们必须要改造自己,设法发现宇宙万物的规律。在改造自己的过程中,我们会发现,我们在改变对事物与其他人的看法时,事物与其他人也会改变对我们的看法。

每个人都能够证实这一真理,因此真理容许人们反躬自省与自我剖析。如果真理使一个人的思想发生剧变,那么他将会惊诧于这一剧变对生活中物质条件造成的影响。人们都以为思想可以独善其身,然而实际上并非如此。思想很快会形成习惯,而习惯很快会扎根于周围环境。卑劣的思想会使人放浪形骸、纵情声色,最终深陷困顿,病入膏肓;动机不纯的思想会使人沾染意志薄弱、斤斤计较的习气,从而最终深陷苦恼与困顿的境地;恐惧、怀疑与优柔寡断的思想会使人怯懦与踌躇,难以独立自主,从而一事无成;懒惰的思想会使人滋生龌龊与欺瞒,从而污秽不堪,乞讨为生;怨恨别人、消极厌世的思想会使人吹毛求疵、暴躁不安,从而身心俱损,颠沛流离。各类自私思想会使人凡事先己后人,从而深陷遭人唾弃的境地。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