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三、问与答(9)

寂静之道 作者:希阿荣博堪布


答:可以这么说,修行就是断恶行善,纠正会给我们带来痛苦的身口意行为,积累智慧和福报资粮,走向解脱,并最终成就佛果。生命有四种,由黑暗走向黑暗、由黑暗走向光明、由光明走向黑暗、由光明走向光明。我们获得了这个暇满人身,如果懂得善加利用,就能由光明走向光明。

问:众生平等。可为什么有人不费劲就可以得到自己想要的一切,而有些人却一直活在痛苦之中 ?

答:众生平等是说众生都有佛性,有同样的潜力实现圆满觉悟,而每个众生当前的状态是自身种种因缘的显现,因缘不同,自然显现不同。有人不费劲可以得到自己想要的一切,有些人一直活在痛苦之中,这是因为每个人的福报不同。然而,你所说的“一直”实际上也只是暂时的显现而已。没有什么是恒常不变的,天人有福报用尽堕入恶趣的时候,地狱里的众生也有果报受尽转生到善道的时候,众生就是这样随着自己的业力在六道轮回中不断地起落,所以我们才要修行,彻底出离轮回。

问:上师您好,为什么信仰佛教的许多人拿很多钱去放生,而很少看到他们拿钱去帮助那些现世的人呢?真的希望大师能组织一次公益活动,帮助那些偏远山区的孩子,还有患病的孩子。我想现世人的疾苦也应是信佛之人所关注的吧?

答:帮助众生的方式有很多种,佛菩萨救护众生的方式是我们无法想象的。寂天菩萨在《入菩萨行论》中说到:“路人无怙依,愿为彼引导,并作渡者舟,船筏与桥梁。求岛即成岛,欲灯化为灯,觅床变作床,凡需仆从者,我愿成彼仆。”

佛教徒心怀一切众生的疾苦,对六道众生具有平等的慈悲心。假使你有这样的印象,认为佛教徒只放生动物,不帮助人,可能是由于你对佛教徒的了解还不够多。其实社会上各行各业都有佛教徒在以个人的身份、以个人的名义或团体的名义在积极帮助他人、奉献爱心,建立孤儿学校、养老院、扶贫医院,从事各种公益活动。在灾难到来时,也总有大量佛教徒在前线与后方无私无畏地救援,慷慨地捐赠。他们做这些事的时候,往往都是默默无闻的,很少曝光,更不会刻意去宣扬自己佛教徒的身份。而且,除了物质上的帮助外,很多佛教徒还在精神上给需要的人以帮助,让孤独的感到被关心,让空虚的感到充实,让绝望的重新生起希望,让迷茫的逐渐找到生活的方向。

问:上师,最近通过微博知道我学佛的好友越来越多了,很多都劝我回头是岸,好多的违缘啊!虽然我知道他们都是为了我好,但我真不知道怎么和他们解释佛祖的智慧,我因此写了文章,可是写了之后更多违缘了,我不知道如何才能和他们保持这难得的友谊又可以继续我的修心之路。

答:不要动摇自己修行的决心,也不要扰乱他人的心。继续你自己的闻思修行,让周围的人通过你的身心变化逐渐对佛法生起信心,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给朋友们讲讲佛法的道理。凡事都有因缘,度化众生也需要观察众生的根基和因缘。作为初学者,最重要的就是自己静下来精进修行。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