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困咒八:走不出童年的种种伤

每颗心都有“病” 作者:林一芳


2006年1月15日 绿色心灵室

*我们在童年时期恐惧的事情,长期潜伏在成长的岁月里。

站在心灵的大门口,依稀看到过去的自己,凄惶而无助。是将过去的阴影重重背负,还是将过去掩埋在心灵深处?爱自己就要学会接纳。接纳过去,接纳来自童年的累累伤痕;接纳从前,哪怕从前错误失败,跌跌撞撞;接纳未来,不管未来是风是雨,总有快乐和勇气,乐于担当,喜悦相随。

B先生年纪轻轻,事业有成。在所有人的眼中,他是命运的宠儿,大学毕业后顺风顺水,从小小的职员做到了领导,算是钻石级别的80后。但是在B先生看来,自从当上了领导,他似乎对自己不再那么满意了。心里一下子空了很多,快乐减少了,还会做恶梦。这种变化,让他自己也捉摸不透。原本以为当上领导,可以什么都一帆风顺,心随所愿,却没想到,会出现这种奇怪的内心纠结。

在咨询室里,B先生历数了自己的辉煌历史。从小到大,他就是一个很听话的孩子。家里墙壁上的奖状年年贴得到处都是,每当有人到家里来,父母就会骄傲地指着那些奖状,告诉别人,这是他们的宝贝儿子的优秀表现换来的。于是,很多人都会对父母表示敬仰,对他进行预测:这孩子,一定不会让你们失望。将来一定是个人才。

B先生从小家境不好,生活条件很差。父母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村人,做事谨小慎微,对人生也没有什么大的想法,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唯一的儿子身上,也就希望他能考上大学,找个体面的工作,将来当官光宗耀祖。儿子这么优秀,这么听话。他们那种少有的自尊心被一下子激了起来,在村里人羡慕的眼光中,父母将沉甸甸的压力落在了B先生的肩头。

B先生很早就知道,要想获得别人的尊重,必须要出人头地。他对自己的人生目标很明确,甚至连20岁,30岁,40岁的详细规划都有。他对自己的人生方向,自认很有把握。虽然有许多的压力,但在计划的指引下,他深信自己能够按部就班地一步一步实现自己的目标。对他来说,走到的每一步路,都是预算的那么毫无差错。

我问他:“在你的人生中有没有做过错事?”他先是摇头,继而点头说道:“我不允许自己犯错,所以20岁之后,我会尽量做到没有错事。但是错事,任何人都不能避免。”其实从这句话里,不难看出,B先生是在逃避自己曾经做过的错事。哪怕是一点小小的错误。他选择不正面回答,就是在逃避自己内心深处的情绪。

在B先生的记忆里,有这样一段记忆:他看到同桌有一个很好看的笔记本,自己十分喜欢。同桌学习很差,但是家里条件比较好,无论是什么时髦的文具,父母都会买给他。在那段同桌的日子里,B先生每天都要遭受妒忌和羡慕的内心煎熬。为了那个笔记本,他连做梦都梦见过。于是他趁着放学的时间,悄悄地拿走了那个笔记本。

后来的事情是,同桌最终发现了B先生的丑事。这个平时因为学习而经常被老师骂的同桌,终于找到了在老师面前辩解的机会,他把B先生告到了老师那里。在老师的眼里,B先生是个高材生,几乎完美,近乎是老师的影子。在失望之下,老师让B好好地反思自己,并写出一份检查,在课堂上当着大家的面,念给大家听。

这个事情在B先生的记忆里留下的印象太深刻了。而实质上,那是B先生对自己的痛恨和厌恶。他念出的保证书,字字都是对自己的鞭挞和践踏。从那以后,他发誓再也不犯错,哪怕是一件错事。

在这件事情过去很久之后,B先生仍然每天都能看见,老师和同学那种鄙夷的眼神。为了证明自己不是错的,他使出了浑身的力气,抑制自己的各种想望——不出去玩,不看电视,不听音乐,不交朋友。于是,在他的全力以赴下,成绩、鲜花、荣誉,这些都被争取过来。

对于B先生来说,获得这些的目的,也只是要掩盖自己对自己的厌恶。他从来不敢问问自己的心,到底有没有快乐可言。甚至对自己的情感世界,他也是包裹的严严实实。

他对自己的要求就是,事业第一,个人的一切欲望必须服从个人事业的要求。在这种钢铁一般的自我约束下,B先生跻身高层领导的行列。但这只是让他的内在恐惧,无形地被放大了而已。

在他所处的社会关系中,越往上走,其实就是越复杂,面临犯错的几率就越大。而这对于严于律己近乎到不近人情的B先生来说,无异于是一场灾难。

他这么多年的努力,看起来是为了有所发展,事实上却是想要逃避恐惧。对于他来说,恐惧的实相就是童年压力下的犯错。为了不犯错,就要出人头地。在这个心理模式推动下,B先生失去了自己调控身心的能力。

一个人想要不犯错误,想要永远都走在正确的道路上,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即使有这样的想法,也是一种极为有害的思想。可是在我们的生活中,抱持着这种思想迟迟不丢手的人并不在少数。宣扬这种思想的企业和单位,也并不在少数。我们身边的人,要求我们不许犯错,不能犯错。犯了错就要遭受惩罚,犯了错就会蒙受羞辱。所以,在一个人前行的路上,经常会要遇到这种思想的交锋。

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新时代里,人人心里都有最深的恐惧。虽然各不相同,但它却最终都会让人迷失,让人不知所措。其实恐惧没有什么,只要找出来,直面恐惧,也就没有什么可以害怕的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