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常读《离骚》,“有所领会,心中喜悦”(5)

毛泽东读诗:记录和解读毛泽东的读诗批注 作者:张贻玖


毛泽东高度评价屈原的《离骚》及其流派。1951年,毛泽东邀请他的老朋友周世钊、蒋竹如在中南海里划船,对他们说:“《左传》、《楚辞》虽是古董,但都是历史,也还有一读的价值。”1958年,张治中陪同毛泽东在安徽视察工作,旅途中,毛泽东孜孜不倦地读《楚辞》。他问张治中:“你读过《楚辞》吗?”并推荐说:“那是本好书,我介绍给你看看。”1959年庐山会议期间,他说:“骚体是有民主色彩的,属于浪漫主义流派,对腐败的统治者投以批判的匕首。屈原高居上游,宋玉、景差、贾谊、枚乘略逊一筹,然亦有可喜之处。”1964年,毛泽东在北戴河同哲学工作者谈话时,又说:屈原的“《天问》了不起,几千年以前,提出各种问题,关于宇宙,关于自然,关于历史”。总之,毛泽东对屈原作品的肯定是多方面的。

毛泽东喜爱屈原的诗作,极为敬重屈原的人品道德。1954年10月26日,毛泽东在会见访华即将回国的印度总理尼赫鲁时,引屈原《九歌·少司令》中“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的诗句,恰如其分地表达了对客人的心情。接着他向尼赫鲁介绍说:“屈原是中国一位伟大的诗人,他在二千多年前写了许多爱国的诗篇,政府对他不满,把他放逐了。最后屈原没有出路,就投河而死。后来中国人民就把他死的一天作为节日。人们吃粽子,并把它投入河里喂鱼,使鱼吃饱了不伤害屈原。”毛泽东同情屈原的生活遭遇,更赞赏屈原不屈的斗争性格。他在50年代末、60年代初读前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谈话中说:“屈原如果继续作官,他的文章就没有了,正是因为开除‘官籍’,‘下放劳动’,才有可能接近生活,才有可能产生《离骚》这样好的文学作品。”司马迁那句“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的名言,毛泽东多次引用,鼓励人们要在逆境中振奋精神,不屈不挠地有所作为。1958年成都会议上,毛泽东在提倡干部要敢讲真话时,举历史人物为例,其中就有屈原。他说屈原是敢讲真话的人,敢于为原则而斗争,虽然不得志。应该向他学习。

毛泽东不仅继承了屈原伟大的爱国主义和浪漫主义的诗风,而且高度评价屈原终生追求并为之献身的政治理想——国家统一富强,社会繁荣昌盛,政治清明廉正,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带领全国人民,在神州大地上予以实现。所以毛泽东说:“我们就是他(指屈原)生命长存的见证。”

屈原和他的作品不是朽的。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