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赞李白的诗(3)

毛泽东读诗:记录和解读毛泽东的读诗批注 作者:张贻玖


对李白那些强烈追求个性解放,不畏权贵,不崇拜偶像的诗,毛泽东都很欣赏。如《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中的“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对封建社会尊为“圣人”的孔夫子,诗人敢于直呼其名。《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表现了诗人蔑视世俗权贵的一身傲骨。《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中的“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反映诗人怀才不遇,极端沉重的苦闷心情。读到这些精彩之处,毛泽东都在句旁画着着重线。好几本诗集中,这些诗的标题前都画着两三个圈;有的书中,标题前画圈,标题后还连画三个小圈。

李白一生的大部分岁月在漫游山水中度过。他用优美动人的艺术笔触、丰富的情感,写下一首首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的抒情写景诗,《蜀道难》是其中的杰出之作。这首诗是李白在长安送友人入蜀时所写。诗的开头、结尾和中间,三处赞叹:“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诗中用“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缘。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倚挂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砅崖转石万壑雷。”“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等雄健奔放的语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由秦入蜀道路上险峻巍峨的山川,想象力丰富,极富感染力。在一本《注释唐诗三百首》中,毛泽东在《蜀道难》这首诗的天头上画着一个大圈,批道:“此篇有些意思。”50年代在中南海怀仁堂,毛泽东接见出席关于知识分子问题会议的文学艺术界的代表,见到作家杜鹏程,当得知杜鹏程正在宝成铁路工地体验生活时,他说:“李白的《蜀道难》就是写的你们现在工作的那些地方的艰险情景。不过‘蜀道’很快就不‘难’啰!”说罢动情地吟诵起《蜀道难》这一诗篇中的一些片段。宝成铁路是中国人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以无比的建设热情所进行的重大工程之一。彼时彼刻,毛泽东吟诵李白的诗句,是在告慰李白,人间已经实现变天堑为通途的巨大变化了!70年代,毛泽东对他身边的工作人员称赞道:“《蜀道难》写得很好,有人从思想方面作各种猜测,以便提高评价,其实不必。不要管那些纷纭聚讼。这首诗主要是艺术性很高,谁能写得有他那样淋漓尽致呀,它把人带进祖国壮丽险峻的山川之中,把人带进神奇优美的神话世界,让人们仿佛也到了‘难于上青天’的蜀道上面了。”(杨建业:《在毛主席身边读书》)可见毛泽东对诗的评价一向是实事求是,反对任意拔高。《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是李白写于因永王李璘事件遭贬遇赦之后的一首七言古诗。这时的李白,追求政治出路的幻想已被残酷的现实击破,只得寄情于“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这首诗对庐山的奇山、秀水、飞瀑等自然景观的描绘,被誉为“笔下有仙气”。毛泽东十分欣赏这首诗。1959年他的儿媳刘思齐生了一场大病。毛泽东自己忍受着爱子毛岸英在朝鲜战场牺牲的巨大悲痛,多方关怀刘思齐,8月6日写信引用了李白这首诗中的诗句,鼓励她说:“娃,你身体是不是好些了?……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连雪山。这是李白的几句诗。你愁闷时可以看点古典文学,可起消愁破闷的作用。……”毛泽东认为,李白的这几句诗能开阔人的心胸,并以此慰藉刘思齐感情上的巨创。这说明他对李白诗的艺术感染力和精神力量评价之高。1961年9月,党中央在庐山开会,毛泽东用他龙飞凤舞的草书再一次手书了这四句诗,诗后题写:“李白庐山谣一诗中的四句。登庐山,望长江,书此以赠庐山常委诸同志。毛泽东一九六一年九月十六日”。《上三峡》、《鹦鹉洲》、《鸣皋歌送岑征君》、《梦游天姥吟留别》等诗,毛泽东也都多次圈画,十分赞赏。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