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1.郭庆祥骂娘(1)

我的最后一张底牌 作者:胡展奋


本来以为喝白酒是世界上最痛快的事,没想到和郭庆祥聊天比喝白酒还痛快。

郭庆祥是谁?圈外人不太熟悉,可是在收藏界和书画界,大连“玥宝斋”郭庆祥却是个如雷贯耳的名字,光吴冠中的画他就收藏了一百幅,在别人一幅已够珍稀,他却像收藏大田作物和统货水果一般,其实力可以想见。而且继去年为艺博会“撑门面”后,今年他又是上海艺博会的主推嘉宾,人称“郭旋风”。

我不是圈内人,对“郭旋风”的收藏兴趣不大,倒是对他的“骂娘”颇有兴趣。

除了收藏,郭庆祥还以“骂名”驰誉南北。比如拍卖,谁都知道中国的拍卖界藏污纳垢,臭不可闻,但是利益所在,大家畏之如虎,不敢得罪,嘿嘿,就这个“郭大棒子”不买账,不但逢人就骂,而且写了痛快文章,公开地痛骂臭骂跳脚地骂,摆事实,讲道理,直骂到你龟孙子一般不敢吱声为止。

朋友劝他,如果谁都可以骂,就你不该骂——你搞收藏的,就靠拍卖的替你吆喝,你这不是把替你吆喝的赶走了嘛!

谁知“郭旋风”听了更急:就是因为大家都不敢骂,拍卖界才被惯成了这样!

又比如古画鉴定,业界动辄就拿《石渠宝笈》当“诗词格律”,但恰恰这本被权威们奉为圭臬的《石渠宝笈》被郭庆祥臭骂为“庸俗的皇家收藏”。

乾隆又怎么样?他干脆连皇帝老儿一起臭骂:“《石渠宝笈》完全是乾隆皇帝一个人的判断,是个人独裁!”

席间,他的筷子指着一段滑叽叽的海参发问:他一个满族老大对中国画的理解能有多深?他它×的和赵佶比差远了!包括他的书法和盖在藏品上的印章,严格地说,他不懂艺术!甚至破坏了艺术!作为一个不懂画的皇帝整理出来的《石渠宝笈》,我们有什么必要奉为圣旨?!

再比如“爱国志士”蔡铭超以“举牌不交钱”的“爱国行为”抵制圆明园兽首拍卖,最初的舆论是全国一片叫好,又是郭庆祥第一个站出来说话:“他们已经做了强盗,我们为什么再当流氓?”

一语惊醒梦中人。高人一头的气度直让我暗中叫好,只可惜那时不相识,否则立马把卢梭那段着名的论断短信给他——“爱国主义往往是流氓最后的避难所”。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