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追随苏霍姆林斯基(2)

我的书影漫谈:李镇西30年教育阅读札记精选 作者:李镇西


是的,我不否认我的确是在用整个心灵迷恋苏霍姆林斯基,因为在我的眼里,苏霍姆林斯基的魅力是无法抗拒的。我曾经在三峡旅游的轮船上进入苏霍姆林斯基的《巴甫雷什中学》,心中激起的感情潮水随长江的波涛一起翻滚;我曾经坐在医院的病房里,一边守候病中的妻子一边和苏霍姆林斯基一起进行《关于人的思考》——夜深人静的午夜时分,整个宇宙似乎只有我和苏霍姆林斯基在倾心交谈……这种体验不知有过多少次了,但每一次都让我感到说不出的惬意:当我打开他的书,一股亲切而温馨的气息便扑面而来,耳畔便响起了一位慈爱长者诚恳的忠告和叮咛;而当我关上书,思想的晴空万里无云,我的思维的翅膀会继续沿着苏霍姆林斯基所照亮的航程自由自在地飞翔……多少次我甚至痴痴地幻想:如果能亲赴巴甫雷什中学见一见我所崇敬的这位教育导师,那将是多么幸福的事啊!1991年,当苏联解体的消息传来,仅仅是因为苏霍姆林斯基的原因,我就喟叹了好几天!十几年来,不知什么原因,“苏霍姆林斯基”的名字出现在我国报刊上的频率并不高,以致当我和一些教育同行津津乐道地谈起他时,别人往往不知我说的是谁。所以,前几天,当我看见《中华读书报》的一则出版广告上赫然标出“纪念苏霍姆林斯基诞辰80周年出版苏霍姆林斯基著作”时,我本能地兴奋了许久,两只眼睛久久地盯着“苏霍姆林斯基”这六个非常亲切的字不愿移开!在我接触苏霍姆林斯基著作之初,我就有意识地学习他:学习他对学生的挚爱,学习他对教育的执着,包括学习他坚持不懈地写《教育手记》;甚至我出版的新书《爱心与教育》在行文风格上也打上了苏霍姆林斯基深深的印记……

和一般的教育家不同,苏霍姆林斯基不是以“学者”或“研究家”的身份去冷峻、“客观”、孤立地研究教育,而是充满真诚的人道主义情怀,把自己的一腔激情洒向他的每一个学生。他的深情的目光首先对准的是一个个人的心灵而不只是具体的教学环节或手段,他一生所关注的始终是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的发展。这就使他的教育境界远远超过了一般侧重于研究教育技术的教育家,而使教育真正进入了人的心灵的宇宙。而且,苏霍姆林斯基在表达他那些充满人情味的教育观点时,所用的语言也是既充满坚定信念又亲切温馨甚至不乏诗意的语言:“每个儿童就是一个完整的世界。”“我们的工作对象是正在形成中的个性最细腻的精神生活领域,即智慧、情感、意志、信念、自我意识。这些领域也只能用同样的东西,即智慧、情感、意志、信念、自我意识去施加影响。”“思想应该像高大的橡树一样坚强,像出弦的箭一样有力,像烈火一样鲜明。真理的坚定性,真相的鲜明性和思想的不可动摇性,是从同一个名叫困难的源泉中涌出的泉水。”“亲爱的朋友,请记住,学生的自尊心是一种非常脆弱的东西。对待它要极为小心,要小心得像对待一朵玫瑰花上颤动欲坠的露珠,因为在要摘掉这朵花时,不可抖掉那闪耀着小太阳的透明露珠。”……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