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善待孩子的第一次求助(1)

我这样做班主任:李镇西30年班级管理精华 作者:李镇西


二十多年前,我第一次乘火车去北京。邻座是一位刚刚中师毕业的女孩子。她听说我是教师,便和我聊起教育。她说得最多的是她的班主任。记得当时她告诉我这样一件事——

我刚进学校时,因为是第一次远离父母住校,很不适应;再加上进入青春期,我感到自己心中有许多苦闷得不到排遣,我实在憋不住了,便找到班主任老师,这是我第一次找她谈心,我想给她倾诉我的种种困惑,期待老师给我帮助。

但是,我的话刚刚开了个头,老师便打断了我的话:“你是不是太娇气了点儿?人生的意义在于不断地战胜各种困难。何况你说的这些还谈不上什么困难。当然,对你来说,第一次住校也许是一个很大的困难,但是你应该想想,你的这点儿困难难道比张海迪姐姐还要大吗?”

我至今记得当时这个女孩子对我说起这件事的激动情绪:“老师说得对,我的困难的确不如张海迪大,但老师的话根本不能解决我的任何问题!我并不是张海迪呀!从那以后,我再也不找班主任谈心了!”

很难说这位老师不负责任,相反,说不定她是一个很有责任心的老师呢!但这样和学生谈心显然是失败的。她的失败之处在于:第一,她没有珍惜学生对她的信任。学生找老师谈心,不管老师是否能够圆满解决学生的困难,这份信任应该珍惜,这是日后和学生保持心灵交流的基础。第二,她对信任她的学生缺乏尊重,学生的话都还没说完她便自以为是地打断了学生的话,这样的谈心很难说是真正平等的心灵交流。第三,她缺乏对学生的理解。有些在成人看来算不了什么的事,但学生看来却是天下的困难,如果不从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很难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第四,她用“原则”取代了对具体问题的分析,用抽象的“人生的意义”取代学生这个具体的困难,用远在天边的“榜样”取代了近在眼前的学生,用看似毋庸置疑的说教取代了富有针对性的开导,于是,学生向她永远地关上了心灵的大门。

应该说,这位班主任还是很想帮助学生的,但因为语言的隔膜便造成了心灵的隔膜。不,准确地说,首先是因为心灵的隔膜才造成了语言的隔膜。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