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辑(4)

我的教学笔记:李镇西30年课堂教学精华 作者:李镇西


我认为,语文阅读教学要走进学生心灵,就应该引导学生与作者对话,帮助学生寻找并打开进入作者心灵世界的精神通道,让学生通过文本与作者交流感情或碰撞思想--读到“自己”或读出“问题”。

先说“读到‘自己’”。这里的“读到‘自己’”,指的是通过阅读文本而情不自禁地联想到自己相似的情感、自己熟悉的生活、自己所处的社会或自己正经历的时代,进而与作者产生心灵的共鸣。任何一部经典作品(当然包括语文教材中的课文),不管其时空距离与我们有多么遥远,它之所以能够流传至今,主要原因是因为它凝聚着人类某些方面共同的思想感情或精神品质,它是属于全人类的同时也是属于每一个读者的;换句话说,面对同一部经典作品,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每一个读者都可以从中捕捉到属于自己的那一根思想感情的“琴弦”。所谓“读《三国》流泪,替古人担心”就是这个道理,周恩来曾给英国朋友解释《梁山伯与祝英台》是中国版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也是这个原因。

说白了,所谓“读到‘自己’”,就是我们常说的“把自己摆进去”。有一类课文,学生是很容易读到“自己”的,比如《春》、《背影》、《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碗阳春面》等等。从这些课文中,学生相对比较容易被课文的景、情、人、事所感染,因而不知不觉使自己成为课文中的一个“角色”。但有的课文所表现的内容距离学生比较遥远,因而学生往往无动于衷,“进入不了角色”,这时便需要教师在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与学生的心灵之间“搭桥”。学富兰克林的《哨子》,我要求学生们以“我的‘哨子’”为题进行讨论,引导他们反省自己曾经犯过的类似错误;学莫泊桑的《福楼拜家的星期天》,我和学生一起审视我们今天的星期天是怎么度过的,并思考怎样让我们每一个普通的日子都闪烁着思想的火花;学鲁迅的《孔乙己》,我既让学生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理解孔乙己的不幸命运,又让学生以今天素质教育的眼光来评判孔乙己的悲剧性格,同时还结合当今一些社会现象剖析一下身边的“咸亨酒店”式的冷漠,并扪心自问自己是否也是一个“看客”进而感受鲁迅那穿越时空的深邃目光……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