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何处按云轩·云衣·巫山一段云(1)

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柳永词传之风月篇 作者:吴俣阳


六六真游洞,三三物外天。九班麟隐破非烟,何处按云轩?

昨夜麻姑陪宴,又话蓬莱清浅。几回山脚弄云涛,仿佛见金鳌。

柳永 《巫山一段云》

无数次徘徊在月夜之下,追忆那座青翠欲滴的葱茏之山。因着名扬海内外的大红袍,因着秀丽的湖光山色,她一次一次滑入梦里,摇曳着我青涩易感的心怀,惊艳了那些个星光黯淡的岁月,一年,又一年。今夜,轻推西窗,眸光湿润处,朦胧里,我又看到了她,那座在瑰色芬梦里与我纠缠了几个世纪的武夷山,还有他,那个叫做柳三变的翩翩少年。

那一年,那一月,那一天,他一袭白色长袍,一柄羽扇,一顶纶巾,浸染着十七岁的寂寞,蓦然游荡在草色青青的山间小径,亦如今夜的我,抹着一身的忧郁,怅望明月,轻快的风儿拂不去内心凝结的忧伤。是的,他一直都是寂寞的,紫薇花丛簇拥的流香窗棂下,月光的阴影里烙着他不变的思虑,仿佛是与生惧来的,让人捉摸不透。

午夜的秋风,透窗而入,吹在身上,微微的凉。想着那座南国的山,念着那个忧郁寂寞的少年郎,寂静中的我披着单薄的外衣,安静端坐于屏幕前,点开音乐,轻轻敲下:霜花,终于哭出了声音,秋水悬崖边上的风筝,从此,断了线 而后,酸涩的眼眸泛起臃肿,无眠的夜,浸湿一身冰冷,只是,流年情怀,已成旧事。

窗外的雨,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噼啪”而落,繁乱的节奏直刺心房,季节的风铃,兜转了几个轮回,才换来秋雨阵阵。还记得,每个雨天,淡淡的想念总能轻易把思念中的那个人从记忆深处拉回,但记忆终归记忆,更多的时候,心里泛起的只能是那叫做怀念的情思。

雨中情思,又有几人能懂?那么,千年之前的他,十七岁的忧郁少年,又在为什么寂寞,为什么哀愁?为什么叹息?他有着世家的出身,父亲是大宋朝廷命官,更是父母的掌上明珠,要风得风,要雨得雨,为什么他俊朗的眉宇间总是清晰地锁着一抹哀而不怨的忧愁?

耳机里漫溢出的缓慢旋律,和那熟悉的乐符,铭记了一场又一场过往的约定,每每这样的时刻,我总在期许一场缤纷的邂逅,为那心上的人儿结束那些流放的岁月,彼时的我,多想,把整个秋天点成红叶装进她的心里,填满所有的疼痛。只可惜,后来,变迁的时光终是带走了最后仅剩的眷恋,一切都已来不及改变,莫非,那个少年也在为着那样一个妙人儿伤心难过?

秋雨飘泊,不疼不痒地敲打在左心房,倏忽间,眼里早已凝结成一滴落不下的结晶,它承载着所有伤春悲秋里的故事碎片,倘若滴落着地,便意味着一切都有了结局。当雨夜敲响心中某种情愫时,突然失去了自制的能力,那就是关于她的喜怒哀乐,甚至是一颦一笑。

纵然知道,那些山盟海誓的承诺置身在天涯之外,是唯一携手共进的动力,只是,苍白的岁月,糊抹着灰色临现,再深的情,也不过是昙花绽放,错及一时。蓦然里,时常感叹流年太过匆忙,未曾停留片刻,心却总是随着时光飞向彼岸,追寻那份永存的希望。

花在流年开,情在流年生,唯祈盼这场秋雨能带回她的匿音,为我,接落这滴晶莹的泪珠,拂散这一季流连的悲伤。亦祈盼那年那月的他,能在寂寞中找到永恒的归宿,让上天还他一个惊若天人的她,从此,花前月下,生死相依。

寂寂里,我想,他大概总是喜欢着寂寞的,因我也是那样心甘情愿地追逐着寂寞的脚步,痛并快乐着。于我而言,寂寞才是人生的美丽境界,它使人远离嘈杂和喧嚣,更滋生出一种叫做纯净的境界,能让人心如止水却又不觉得孤单。或许,正缘于此,整天与诗书做伴的他才倾心要与寂寞做一次伴吧!

于他而言,寂寞是透明的,透明得仿佛一掬清澈的溪水,没有一丝尘埃,透过它可以看到心底的颜色,折射出人生的斑斓;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