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节 富炒煤炭穷炒棉花(1)

跑路:疯狂的高利贷 作者:周德文


提起温州人的炒,人们第一个能想到的就是房子,但是如果真的以为温州人炒的内容就只是这么单一,那恐怕就太小看了这些“东方犹太人”了。

在温州人的生活中,炒就如同是吃饭喝水那么自然,而他们炒的对象更是丰富多彩。如果说炒房子是温州人炒的一道主菜,那他们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炒则更像是一盘“什锦炒饭”,五花八门,包罗万象。

温州人的商业头脑是出了名的好,这并不是徒有虚名。20世纪90年代,中国正处在改革开放的上升期,这时中国最赚钱的有两个行业,一个是外贸,一个是娱乐。虽然今天的酒吧、KTV依然火爆,但是与那个年代相比,只能算是末日黄花了。

那时候的KTV、娱乐城,几乎夜夜爆满。那是一个娱乐等同于财富的年代。富商、官员、各类具有高消费能力的群体每日不停地向这些娱乐场所的老板手中送钱。一家投资数百万的娱乐城,几乎半年就能收回成本。

当时温州人,投资娱乐城的很多,几乎每个大城市中都有一两家温州人开的娱乐场所。但是到了90年代末,温州人却一夜之间集体从娱乐行业中撤出。有的温州老板把娱乐城卖给了当地人经营,有的则干脆撤资离开,留下一堆荒草。温州人这样做并不是因为他们发现娱乐场所不赚钱了,而是因为他们发现了更赚钱的买卖。

90年代初期,中国的资源政策还比较宽松,各种矿山都没有保护,而这些温州老板们看中的正是这些资源。事实证明,他们再次看准了中国最赚钱的行业。

从90年代中期开始,中国经济进入了发展速度最快的一段时间,伴随着社会财富的增加,资源的消耗也不断增加。一个小矿山,一年的产值就能达到上千万。一时之间,温州的财富标志由某娱乐城董事长变成了某矿山老板。而在所有这些资源之中,最为传奇的就是煤炭。

21世纪初,中国在经历了原始的资本积累之后,社会经济进入加速发展的阶段,社会经济结构也由轻工业向第二产业倾斜,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速,能源消耗增速加快,煤炭供应开始跟不上经济发展的需要。而与此同时,中国煤炭中最为基础的参照物——电煤的价格开始松动,持续发生的电荒让中国的煤炭变得更加紧俏。

提前卖掉了娱乐城的温州老板们这时开始沾沾自喜,因为他们早就用挪出来的资本买下了一座座煤矿。煤价的每次上涨都会造就一批新的亿万富翁。

还有一些动作晚了点的温州老板,没能赶上购买煤矿的好时候,不过这并不能难住会赚钱的温州人。他们买来了挖掘机,买来了大卡车,甚至直接做起了中间商。

囤积煤炭、控制采煤设备、垄断运煤通道,总之,这些没买到煤矿的老板们同样控制了煤炭的生产命脉。一夜之间“倒煤”这个词就彻底翻身,从人人避而不谈的话题变成了人们趋之若鹜的财富符号。

温州老板们的敏锐眼光让人不得不佩服,但是更加让人佩服的还是温州老板们操纵价格的能力。

如同炒房一样,在温州老板杀进来之前,中国的煤炭也不怎么值钱,但是当温州的老板们携带着甚至连当地政府都没见过的巨额现金来到这里买矿山的时候,整个社会似乎都在一夜之间重新认识了煤炭这种资源的价值。

不过温州人的投资总是会在扰乱市场之后迎来关注。2009年,温州煤老板的日子突然不那么好过了。面对起伏不定的煤价,中国政府开始执行新的政策,清退所有私人煤炭企业,沮丧的温州老板们,只能悻悻地从煤炭行业中离开。

不过从煤炭中铩羽而归的并不是全部的温州人,毕竟倒煤还是需要一定门槛的,并不是所有温州人都像那些大老板们一样财大气粗,想倒煤就能倒煤,更多的温州人在大老板赚大钱的时候只能看着自己手里的一二十万闲钱枉自哀叹。

不过财富的吸引力总会引导温州人找到属于自己的赚钱秘诀——“富炒煤炭穷炒棉”,聪明的温州人总能找到一样适合自己炒的东西。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