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起信论疏笔削记卷第十一(3)

起信论疏笔削记2 作者:


以有三世等境。为可知故。此识等者。即第八也。以无可知境故。既无境可知。故唯就能缘见分。以明此识也。如说十二因缘始不可知。此亦如是。唯识亦云不可知执受处。既云下结意

三现相。疏依前等者。如依梦心而有梦境。反释者。应云圣人离见既无此境。当知此境定从见生。如无梦心则无梦境。然上三相皆反以释成者。以此是八地已上所知境界非下流所觉。由是以圣人不见相等。比决反验令义明了。可见可信也

疏即分别事识下二。初引经料拣二。初引经指配。事即是境分别境事之识。故名分别事识。楞伽等者。具云藏识海常住(本识)境界风所动(现识)种种诸识浪腾跃而转生(事识)

问下。二问答释妨三。初问也。末那者。具云讫利瑟吒耶末那。此云染污。意谓与四惑相应故云染污。恒审思量故云意。即第七也。问意可知

二答三。初六八相从答二。初约能执从所执故不说。必执相应者。谓第七种子在第八中。第八见分为第七所执。故曰相应。况二识相依互为根耶。瑜伽下引证可知

又由下。二约所依从能依故不说。内依等者。以第八第七互依。第六依于七八。前五依六七八及同境依故。有偈云。五四六有二七八一俱依。但说能依必知有所。故略不云

二以下二以义不便答二。初无和合义故不说。无明等者。前说无明与真和合成梨耶三相。末那但一向生灭无和合义。若言和合。自成梨耶。若无和合识从何生。义既不便求说不及

又由下。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