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起信论疏笔削记卷第十二(3)

起信论疏笔削记2 作者:


名为意识。意之识者。依于五意所起之识故。本疏云。依意之识依主释也。简非圣者。即二乘及地前菩萨也。此二种人已能远离意之识故。故约凡夫以显粗也。又以五意亦名意识。恐有所滥故。此约人拣之。其实五意名识。是持业释。故不同此。无对治等者。谓无始觉观慧也。二乘三贤得人空观。既无取着。当知凡夫取着深者。盖无观慧也。其犹重病既不与药。厥疾宁瘳

惑体论计我我所者。正释取着之相。由计我及我所故名为深。疏心外计境者。此是法执属前智相及相续相。亦复等者。正是此识属于我执即蕴。谓凡夫所执我。但通执自五蕴为主宰故。离蕴即外道。所执神我。然有三宗。一数论计。我体常而量周遍。犹如虚空。二胜论计。我体常而量不定。随身卷舒。犹如牛皮。三无惭计。我体常。犹如微尘。应于根门如是众多。故云种种

依缘疏但缘倒境者。如执苦为乐。不净计净。无我计我。无常计常等。故云倒境。不了正理。谓不知无我等也。故金刚云。凡夫之人贪着其事

立名。疏此论等者。谓于一意之识中。分出眼等五识兼本成六。以对六尘。然前相续智识。亦缘六尘。以彼不与爱见相应故。属前意也。故前云。六粗属意识故。依六根等者。谓依内六根发于六识。缘外六尘。斯则聚缘内摇趣外奔逸。既以一为六。即分离义也。如佛顶经云。元依一精明分成六和合。又能下以此意识遍缘一切。通三量故。假实俱缘。如前云。能令现在已经之事忽然而念。未来之事不觉妄虑。内外者。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