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七章 棺材店铺(3)

人皮古卷 作者:澹台镜


知道的确有这么一人,并且具体的方位也知道了,反正也不急在这一时,常九心里一松微笑着表示感谢。老太太点点头,又到厢房为他们收拾出来一张床,俩人就借宿到了这里。

第二天,由于着急赶路,天不亮耗子和常九就牵着毛驴出发了。昨晚黑头也吃了个饱,今儿个早上看起来精神不错,嗷嗷乱叫,小蹄子直刨。常九临走的时候还悄悄放在桌上10块钱,也算是昨晚的一些补偿。

天蒙蒙亮,路边的草儿上全都是露水,不一会儿就将衣服、鞋子打湿了,但俩人毫不在意,马上就能揭开箱中秘密了,他们二人感到无比兴奋,步子顿时轻快很多。

两天后,常九和耗子历尽千辛万苦终于来到了老木匠的家,此时已经站在了大门口,能看到院内飘出的炊烟。已是傍晚,甚至还有股饭香的味道飘来,耗子和常九相视一笑,旋即上前叩门。

过了良久,才听到院内一阵咳嗽的声音,随后就听到“吱呀”一声响,他们俩人翘首向前看去,发现从大门口出来一老头,大约五六十岁,头发全都花白了,脸上的皱纹纵横交错,上身着一件粗布蓝色短衫,下身是一条灰裤子,看到站在外边的俩人,老头满脸疑惑:“请问你们找谁?”

“您可是王师傅?”常九还没开口,耗子抢先问道。

老者也不多言语,只是点点头,常九终于松了口气:“王师傅,可找到您了,您认识我爹吗?姓常……”常九话还没说完,老头的眉眼就有了笑意:“认识,认识,常记棺材铺那可是清代传下的产业,当时可是不得了啊!”

“我就是常师傅的儿子常九。”常九心中一喜,表明了自己的身份。

王师傅听了这话,从上至下对着常九打量一番,这才点点头:“嗯,不错,不错,记得小时候还看到过你,那时候你还是个小屁孩,现在都成大小伙子了,你父亲后半辈子可有福咯。”

“我父亲……父亲在一个月前去世了。”常九的声音黯淡下来。

“哦,来来,孩子,进来说话。”王师傅脸上的笑意凝固下来,并招呼耗子和常九先进屋。

院子不大,显得有些凌乱,院落中堆着很多木匠工具,凿、斜凿,以及墨斗、划线刀、斧子、锤子、木锉……还有一根长条的板凳竖在中间,旁边地面上有很多刨下的刨花,有一段木头刚刚锯到一半就搁那儿了,估计他们来前王师傅正忙活呢。

这情景和父亲在的时候一模一样,每当有活的时候,地上也会散落着很多工具,木头的清香和刨花呛鼻的味道是如此的相似,这让常九的思绪有些纷乱,忽然有种久违的亲切感。

不过,最引人注意的则是角落里的一口黑棺材,可能是别人定制的,已经收拾妥当,就差上漆了,安安静静摆在院中的西南角。看到常九的目光挪过去,王师傅一笑:“城市里早就提倡火化了,但是农村偏僻,所以现在还经常有人上门来定制棺材……”

三人进了屋,王师傅倒了两杯开水端到近前,常九点点头表示感谢。王师傅的手略显苍老,皮肤有些松弛,上边青筋暴突,估计是太瘦的原因……常九的目光收回来,他透过门窗,目光落在院落中。

“孩子,节哀顺变,这人老了终有一死,也别太伤心了。”王师傅轻轻劝慰着。

“王叔,过去这么多年您还能记起我父亲,这真是难得。”常九感慨。

“是啊,时间真是一晃而过啊,我也老咯。”王师傅的眼角低垂下来,旋即他又抬起头:“孩子,你这么大老远赶过来是不是有什么重要的事情?”

“嗯,王叔,我父亲生前的工具箱您见过吗?”

“工具箱?哦,见过见过,不过这箱子怎么了?”箱子已经被耗子搬到了屋内,王师傅的目光正好落在上边。

“王叔,父亲走后我帮他收拾屋里的工具,后来就发现这箱子有些不同寻常,我总感觉这箱子里边好像藏有暗格。”常九的目光闪着光泽:“我们费尽周折找到您,就想请您将箱中暗格打开。”

王师傅一脸疑惑:“这箱中有暗格?”说着话儿,他已经蹲下身体仔细查看了,箱子是用柚木做成的,看这成色最少有百余年了,这么多年不腐不烂,除了保存得当之外,与这柚木也有关系。因为柚木在日晒雨淋干湿变化较大的情况下不翘不裂,耐水、耐火,并且极耐腐。

蹲在地上,王师傅仔细观察箱子底部,他的眼睛眯起来,脸上的皱纹更加突出,手轻轻抚摸在箱子上,嘴唇紧抿,表情有些凝重。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