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辑 真是自然(7)

我的教育行走:李镇西30年文化行走散文集 作者:李镇西


走过湖心通道,便进入村里的曲径巷道,而巷道边的水圳总是与我们相依而行,水声潺潺,清澈见底。这便是“牛肠”了。这纵横交错的“牛肠”,如一张水网,从每家每户穿过,将村里的家家户户连接在一起。有人说宏村这一水绕村、户户清泉、全村皆活的“牛肠”是中国古代最早的自来水,当年饮用、浣洗都在“牛肠”里。可别担心不卫生,因为汪氏祖辈立有族规:每天早晨八点以前为“牛肠”之水供村民饮用,八点以后方可浣洗。这流淌不息的“牛肠”,其实更像是宏村的血管,有了它,村子便有了活力,更有了灵气。

顺着弯弯曲曲的“牛肠”,自然会来到村子中一个水塘边,这便是“牛胃”了。水塘为半圆形,像半个月亮,所以村民们又称它为“月沼”。据说当年开掘池塘时众人都主张将塘掘成满月形,可主持这项工程的汪辛之妻胡重娘却坚决反对,她竭力主张将池塘开成半月形,理由是“花开则落,月盈则亏”,要保持家族的兴旺,就应追求一种“花未开,月未圆”的境界。眼前的月沼,仍然“未圆”。零星的小雨落在水面上,激起点点涟漪,塘边的老房子的倒影在水中如醉汉一般,颤颤巍巍,晃晃悠悠。

走出村口,我们看到两株古树,一为红杨,一为银杏,这是宏村的一对“牛角”。两棵树虽然都已有着400多年的历史,但至今仍枝繁叶茂,生机勃发。400多年来,春花秋月、夏风冬雪,这对“牛角”始终昂扬于村头。有了这“牛角”,宏村便有了不老的青春和不灭的希望,因为这参天古树,永远是宏村熊熊燃烧的绿色火炬。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