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乌妮格家族(73)

乌妮格家族 作者:郭雪波


蒙古人崇拜的最高境界,就是长生天;

作为神界、自然界的化身以及形象的中间过渡者,它就是萨满。他们穿白袍,骑白马……萨满意思为:由于兴奋而狂舞者。

—引自海西西(德国)所着:《蒙古人的萨满教》

姹干·乌妮格—银狐,跟那位倚仗猎枪的老汉周旋起来,充满了灵气。

只要它甩动白茸茸的大尾巴,便幻化出九条尾巴,迷惑住人的视线,它便可安然逃遁。人有猎枪,它有尾巴,上天赐给每种生命以应付险恶环境的一种本能。

其实,那树洞确实是它老窝的一个出口。只不过到了树洞底部,那洞往横里纵深而去,拐了个弯再往地底洞穴相连。那老汉没想过顺着洞口下到里边探寻,失去了一次知晓真相的机会。倘若,老汉知道了他祖先的地下墓穴,真的变成了这只老银狐的窝穴,不知他的鼻子会气歪到哪里去。

那一把散弹—铁砂子,打得老树根部的沙土冒烟的时候,老银狐早已躲入旁边的横洞,并由此再往深处的窝穴迅速钻过去。那里有它的五只小崽在等候它呢。

它很快到达了老巢。

与其说这里是地下兽巢,倒不如说是地下宫殿更为准确。

通过一条一米多宽二米多高下边铺着砂岩石的甬道,一直通向地底深处的一座冥宫。甬道严实密封,坚硬平滑,经历了千百年的岁月腐蚀,丝毫没有损坏,上边盘附着无数只蝙蝠,微微蠕动或拍动肉翅,偶尔发出“吱吱”叫声。甬道尽头的这座地下冥宫,其实是一个有几十平方米面积的古时墓室,它当然不是铁姓家族的祖先葬地,应该说是比铁姓在此落墓更早一些时候,契丹族大辽国的一位王族墓葬地,位于铁姓坟地再下一层的土层中,基本与铁姓坟墓重叠埋在地下。具有灵气的老银狐,不知怎么发现了这一坚固而安全的地下深宫,把它变成了自己温暖舒适的老巢。这座墓室带有两个小耳室,属于陪葬室。主墓室的四壁全由砂岩石板砌筑,表面光滑整洁,结实牢固;四壁的中部三米高的墓顶部形成穹隆状,高顶口用楔形石板插封,缝隙则用白灰封死。墙壁上有壁画、浮雕装饰。地下放有两口极讲究的石棺,下有棺椁,四角垫着方石,通体满饰浮雕花纹,前壁朱雀图案下雕一门,门旁有两名侍卫雕像,契丹装束,窄袖长袍,手执铁骨朵,这是当年辽代宫廷礼仪中的仪仗。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