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篇一 暗潮潜涌(5)

上海:最后时刻 作者:(美)钟拓奇


“咦,还真是,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赵琳不解地问道。

“我也不清楚。不过这和我当初写过的一篇论文中提到的现象倒是很相似。当时我认为有两种可能会造成这种现象。”

“禹姐,到底是哪两种可能?”

“第一种,就是有大量的寒冷的能量作用在这一区域,致使附近的海水没能在短时间内将能量传递出去,从而造成了海水猛然出现了极大的温差。第二种,便是暖性能量作用在这附近造成了巨大的温差。不过根据气象卫星的结果表明,很明显不是第二种情况。”

“哪儿有大量的寒性能量突然作用在此处啊,莫非是异常寒流的影响?”

“不,不是寒流。如果是寒流作用范围不会这么广,能围绕整个北极圈。同样,也不会造成整个太平洋面的升高。我觉得有可能是,格陵兰岛上的冰盖正在迅速地融化。”

“不会吧,禹姐,这是不可能的。虽然随着地球污染的增高,气候变暖越发的明显,但格陵兰岛冰盖融化的速度也不至于突然间增加这么多吧。这么明显的海水温差变化,需要融化多少冰啊。”

“我也觉得这近乎天方夜谭,但这也是我能想到的唯一的合理的解释。如果海平面真的升高了0.5米,也只有格陵兰岛的冰盖大幅度融化才能造成。不行,我得重新核对这些数据。”

“丁零…”又是一声电话铃声响起,禹红拿起了电话。不一会的工夫,禹红便将手中的电话放了下来。

“禹姐,出了什么事?”看着禹红刚有点儿舒展的眉头再次皱了起来,赵琳关心地问道。

“没什么,恐怕这次真被我给说中了,刚刚芦潮港和佘山海洋监测站传来消息称监测站附近的即时水位现在已经是+0.90米。此时,对比以往的水位数据,整整地高出了90厘米。”

“90厘米,怎么可能?”赵琳此时,也不禁惊叫出声来。

“确实如此。你再帮我看看,10点钟的海水样本化验的结果传过来了没有?”

“好的,禹姐。”说完,赵琳便再敲击起键盘来。

“禹姐,结果出来了。”

“恩,你就念吧。”

“好的。根据芦潮港10点钟采集的水样分析的结果是:海水pH值为:6.76。

海水融氧量:6;化学需氧量(COD):4;生化需氧量(BOD5):5;无机氮:。

非离子氨:,活性磷酸盐:0.045……”

“好像海水的pH值有些低,海水都已经成弱酸性了。不对了,小赵,你帮我看一下,昨天10点的海水pH值是多少?”

“咦,禹姐,昨天是7.8。”

“7.8,那就说明昨天还是弱碱性的海水,今天就成弱酸性了。”禹红有些困惑。

“其他方面,好像还没什么问题,特别是海水融氧量还比较高,这也从侧面证明了,近期附近海域没有发生污染源泄漏事件。”

“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呢?莫非真的是格陵兰岛附近的冰川在融化?但也不可能融化得这么快啊。而且密度流已经达到了东海了。”禹红不解。

“禹姐,你说的‘密度流’,那是什么洋流?”

“密度流是一种特殊的洋流,指的是因大量的淡水涌入海水,而淡水比含有盐分的海水轻,密度也低,大量淡水积聚在海洋表面,致使咸水和淡水的密度差和温差产生的洋流。具体成因为温度低、盐度大的海水,不断沉降;温度高、盐度小的被淡水混合的海水不断上升,从而形成了这种广大范围内的海水运动。”

“那我们怎么办?”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