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人类性象的视野(12)

认识性学(插图第6版) 作者:(美)威廉·L·雅博


把男女的性象本质看成截然相反,不但造成了“天使般”的女人与“魔鬼般”的男人的破坏性对立,还为“两性间的战争”提供了合理化依据。这些想法也促使人们将性与爱分离:亲昵和爱跟男性性象没有关系;实际上,男性的色欲永远徘徊在婚姻生活的背景里,索求极大,随时有毁灭爱情之虞。

尽管维多利亚时代已过去一个世纪,许多当时的性观念依然影响着我们,包括男人“天生”是性进攻型而女人是性被动型的想法、性的双重标准,以及对于“女性在性方面应该天真”的重视。

性倾向

性倾向(sexual orientation)是基于一个人的伴侣的性别的性吸引与情感吸引模式。异性恋(heterosexuality)指男女之间的情感吸引与性吸引。同性恋(homosexuality)指同性别的人之间的情感吸引与性吸引。双性恋(bisexuality)指既对男性,又对女性感到的情感吸引与性吸引。在当代美国文化里,异性恋是唯一完全获得社会与法律支持的性倾向。虽然同性关系相当常见,但没有得到普遍的社会接纳。然而在其他一些文化里,同性关系则被视为正常、可接受乃至是更理想的。全世界有1520种文化认可同性结婚(Gregersen,1986)。在美国,同性婚姻只在马萨诸塞一州得到承认,而佛蒙特州和康涅狄格州已立法保障同性伴侣的“民事结合”。同性婚姻在荷兰、西班牙、加拿大、南非和比利时合法。2005年末,英国立法保障“同性民事伴侣关系”,使得同性伴侣能与异性伴侣一样享有基本权利(如继承权)。①

古希腊〓在欧洲文化的诞生地古希腊,当时的人接受同性关系就像今天美国人接受异性恋一样自然。对古希腊人来说,男性间的同性恋是爱情至高无上的形式。

这种男男关系建立在爱情和互相付出的基础上,性只是其中一部分。在这种关系里,惯例是由较年长的一方发起两人的关系。少年最初推拒,只有当成年的一方给他赠送礼物、倾吐爱意以后,他才开始回应。两人结成一种亲密的情感联系,成年男子既是少年的爱人,也是他的导师,他把少年介绍给有助于他将来发展的人认识,辅导他学习公民的责任。随着少年进入成年期,两人的情欲联系会转化为深厚的友谊。少年成人后会跟女子结婚,并在后来的人生中与另一位少年缔结关系。

然而希腊式的男男关系并没有取代异性婚姻。古希腊人反对排他性的男男关系,因为婚姻与儿女是延续家庭和社会的必需。男人把操持家务、生儿育女看成妻子的基本作用(Keuls,1985)。(希腊语中的妇女一词gyne,字面意义是“育儿者”。)丈夫要寻求性快乐的时候,不会找妻子,而会去找hetaerae,她们是受推崇的艺妓,多数是教养颇高的奴隶。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