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中国读者对本书的质疑也与此类似。既然本书是讲幸福的,他们想当然地就把它划入精神胜利法或者心灵鸡汤、励志、成功学之类,总之就是自欺或欺人。然而,我有百分之百的信心向你保证,这本书不是市面上那些常见的心灵鸡汤、励志、成功学,更不是精神胜利法;它更像是一本科普书,把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介绍给普通读者。本书的内容,都有确凿的积极心理学研究作为科学根据。
所谓积极心理学, 是研究幸福以及意义、成就、爱、公义等美好心理和品质的科学。心理学中对积极的人性一直研究不够,主要精力花在了对抑郁、焦虑、精神分裂等疾病和消极情绪的研究上。鉴于此,1999年,新当选的美国心理协会主席马丁?塞利格曼博士在就职演讲中正式提出,心理学应该给予积极心理和消极心理同样的重视。从此,积极心理学运动在全世界范围内蓬勃发展,短短十多年,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展,其成果也在各个领
域中得到广泛推广,从企业、教育、医疗、公共政策到军队等各个领域,都极大地获益于积极心理学的应用。
既然本书是以科学为依据, 那么你会发现, 它和那些流行书籍截然不同。这体现在三个方面。
1. 结论不同。
流行书籍往往向你兜售时说得天花乱坠、包治百病, 实际操作时却差强人意、大打折扣。积极心理学则严格从事实出发,认为幸福没有捷径。积极心理学的奠基者之一、密歇根大学心理系教授克里斯托弗?彼得森(Christop her Peterson)说过:“幸福感可以提升,但要经过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