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3.关注内在成长

职场就拼巧实力 作者:《经理人》杂志编辑部


吉明秋

很难想象,一个企业既做电脑,又做房地产,还做 投资,然后用同一套体系去进行人事建设和激励。让这样的企业与高度专业化的企业竞争,想取胜是非常困难的……多元化非常忌讳采用企业事业 部的方式——由企业总部给各事业部 制定战略,进行激励。而采取子公司的形式就不同。子公司是独立法人,可以有独立的战略体系、执行体系和文化建设体系。

——柳传志

大学毕业后,我被分配到浙江省中国旅行社担任董事长秘书,应该说职业生涯的起点比较高。随后在UTStarcom和携程做了几年品牌管理和市场营销方面的工作。《浙江日报》改版,他们看中我在IT行业的经历和写作能力,邀我担任IT版主编,我欣然接受。这份媒体工作让我获得很多积累和成长。同期又受中国茶文化研究所之邀改版一本和茶有关的杂志,从此生活和茶有了不可分割的联系。2004 年,为了一份感情,我去了广州,在一个陌生的城市里,像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那样重新开始。感情无疾而终,而我得到了别的收获:其间我在香港大学完成了IMC(整合营销传播)硕士学位。

硕士毕业后,收到不少企业邀请,但那时我更渴望自己创业。和朋友在上海浦东开了一家茶馆,并做好了长期培育品牌的心理准备,希望将来这个茶馆是承载自己梦想的美好之所。但是,因为世博会的原因,城市改建,修路封路,政府规定茶馆两年内不得营业,所有投入的资金和精力全部白费。现在,我在一家大型国企负责一个时尚生活园区的整体运营工作。

回忆我早期的职业经历,无论是在UTStarcom、携程,还是浙江日报社,在外人看来,都是很“顺”的,但我每次都离开得非常坦然。我总在反思,公司的发展和个人的成长是否一定有必然的关系。任何事物都在得失之间,有得必有失。我是比较注重内在成长的人。我问自己,在这里努力工作5年,我能得到什么?又将失去什么?我想所谓的“顺”,更多的是一种内在感受。只要遵循内在的声音,自己与自己和谐了,那么不管在怎样的环境下,都能做好。当然,茶馆被关闭,对我来说是一种“退”,在自己无力改变的时候,一定要积极正向地自我调节,生命是种经历和过程,尽力而为,尊重自己的生命。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