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物质生活(4)

从弥敦道出发 作者:王小牙


旺角的诗意

比起中环的置地广场,和尖沙咀遍地的奢侈名店,梦妮显然更爱旺角。

那些陈列在橱窗中的华衣美服在她的概念中,似乎都很遥远——并非遥不可及,而是她根本无意触碰。

她爱的是“不夜天”旺角。猪肉铺、茶餐厅、漫画店、时装店……都在此鱼龙混杂之地和平共处,每个人在这里都找得到自己的所需。

不过话又说回来,谁能不爱旺角?`

旺角处于港岛与九龙的衔接处的中段,因旺市之角而得名。旺角是全球人口密度最大的街区,区内车水马龙人影绰冲,各色人等是你未唱罢我已登台,也号称是香港最热闹的地区。

无论上班日或者周末,都像过节般人多的西洋菜街是旺角的命脉,周末行车道变成行人步道,充塞着街头表演者与围观者。与其平行的是被称为“女人街”的通菜街,流动商贩售卖各种平价商品。虽然远近闻名,但女人街其实并没有多少香港本地人,充斥的全是不明所以的外地客。

再前行,便是“波鞋街”,波鞋店聚集之地,几乎每个香港人都曾在这里买过一双运动鞋。许多运动鞋品牌都会生产与不同艺术家、设计师联合推出的限量版。“波鞋街”便是这些限量版球鞋的天堂,价格自然也不便宜。

隐藏在各式消费场所的是一间又一间的楼上书店,田园书屋、乐文,还有只售二手书与古书的梅馨书店与专售文史哲的序言书室。二楼书店的白色招牌,又与那厢“红灯区”的黄色招牌遥遥呼应,两个极端的行业,却能在这里并存,这就是旺角。

不似尖沙咀、中环、铜锣湾等地,旺角没有灯火通明装潢奢华的大型百货公司,却有不少各具特色的小商场。如买唱片或租度假屋必到的信和中心、专卖计算机影音用品的星际、中学女生昵称为“旺中”的平价女装商场旺角中心与新之城、专卖手提电话的先达,躲在一角为玩具迷而设的皆旺……

旺角的关键词从不是“生活品位”与“高尚”,而是“平价”与“草根”,还有人人挂在嘴边的“MK文化”。

MK是旺角的英文MongKok的缩写。常在这里盘桓的青年叫做“MK人”。香港本土人也说不清“MK文化”到底是什么,只是全香港的时髦青少年都跑来这里逛街,这里有他们喜欢的漫画、二手CD、卡通模型、街头时装。都说铜锣湾、尖沙咀、中环时髦,其实都是舶来品,无甚特色。而旺角的青少年才真正玩出了香港的街头时尚,他们的打扮一看便和铜锣湾、尖沙咀、中环不一样。

在旺角,常常能遇见歪戴着棒球帽,穿着宽大牛仔裤的街舞少年。偶尔还会有舞蹈社团在街头即兴起舞。不禁我想到东京池袋西口公园里的暴走族们。但香港少年们远远没有池袋少年们的戾气与狂放——音乐响起时,他们舞蹈得肆无忌惮;音乐休止后,他们又变回了那群腼腆少年,会偷偷地压低帽檐,对周围鼓掌的民众轻声说句“多谢”,便快速退场。

作为港式潮流的拥戴者,和《Cosmopoliton Milk》忠实读者的梦妮,自然不会放过西洋菜街。这里的兆万中心、琼华中心、潮流特区,都是香港时尚杂志每期搜罗的重点。这些装潢简陋、面积狭小的店铺毫不起眼,卖的东西却并不便宜。潮流特区里的DREAM和兆万中心的GAZELLE都销售价格不菲的inside时装。比如GAZELLE便曾卖过LV的摩托车头盔。而今年大热的日本潮流品牌Undercover在这里也拥有一排货架,那些厚底细带松糕鞋还曾让梦妮惊叫连连。

“不夜天”旺角没有黑夜,也没有卡门,只有最本土最港味的世俗生活。这纯粹的市井之气,却也是旺角最独特的诗意。

从王家卫的《旺角卡门》开始,旺角就拥有了自己的美学和生命力。但比起尔冬升、杜琪峰、刘伟强电影里,那个时刻置身黑夜与白天分野的旺角,我更愿意用达明一派的一句歌词来形容旺角:

恐怕这个璀璨都市,光辉到此。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