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三、五湖四海—百年浙商谱系(2)

百年浙商 作者:毛祖棠


雄踞沪上

如果说浙江是红色根据地,那么上海就是前线指挥部。一百多年来,上海成了浙江商人外出发展的桥头堡,浙沪两地的这种“近亲”关系,至今还连着筋骨。

近代浙商的始作俑者——宁波商帮的主要活动地域在上海,《四明公所长生会章程碑》上清楚地写道:“沪地为宁商辏集之区”。宁波比邻上海,清末民初时期,前来上海经商的宁波人就不下数十万。尤其是太平军进驻宁波和辛亥革命前后,宁波大批豪门望族和殷实商家,纷纷避居上海外国租界,使旅沪甬商数量大增。到20世纪30年代,在上海的宁波人已增至100多万人,占到全市人口的1/5。据1936年编印的《上海工商人名录》记述,上海工商界1836人中,宁波籍商人有453人,占1/4。即使是在经济萧条的1941年,宁波人在上海经营的工商企业仍达2230家。宁波帮几乎活跃于传统和新式商业的所有行业之中,他们利用上海这一“世纪桥梁”的特殊作用,在发展和壮大自身的同时,也有力地影响了中国近代工商业的进程。

宁波商帮对上海商界的影响还在于长期操纵上海总商会。

上海总商会是一个足以控制上海金融贸易和影响全国商业的商人团体,而20世纪前半期的上海总商会基本上就是由宁波籍商人组成和主持。1902年,中国通商银行总董、慈溪人严信厚受两江总督委托,在上海筹划组建上海商业会议公所,1904年又将公所改组为上海华商商务总会,严信厚担任总董,定海人朱葆三任该会协理,镇海人李云书后来又任该会第三任总理,这是上海总商会的前身。1912年6月,该会更名为上海总商会,第一任总理是慈溪人周晋镳,两年后又获连任。1915年朱葆三接任总理至1920年6月。1924年,上海总商会改选,镇海人虞洽卿担任会长。1926年,虞的镇海老乡傅筱庵因得到军阀孙传芳的支持,被推举为会长,虞洽卿则另组上海商界联合会。此后,宁波帮商人一直在上海商界占据重要地位。一些宁波帮巨商成了上海炙手可热、呼风唤雨的风云人物。清末民初的上海工商界曾流行这样一句话:“上海道一颗印,不及朱葆三一封信。”上海还有两条马路——朱葆三路和虞洽卿路,就是以宁波帮巨商名字命名的。以华商的名字命名城市道路,在上海乃属破例之举。

近代浙商中,能在上海占据一席之地的,除了宁波商帮就是南浔商人。

由于南浔位于辑里湖丝的主要产地,又地邻上海和苏、皖,交通便利,成为湖丝的集散中心。鸦片战争前,湖丝需先运至广州,通过公行经销出口,获利虽厚,但风险也大。上海开埠后,湖丝就改由上海洋行办理出口,输出量于是逐年攀升。

在南浔大丝商“四象、八牛、七十二狗”中,他们的发迹或发展多数与上海相关联。“四象”之首刘镛,经营蚕丝生意和经销淮盐,赚了不下2000万两白银,发迹后在上海投资大达轮埠,经营房地产。居“四象”第二位的张颂贤,据传他的财富仅次于刘家,鸦片战争后,从事丝业,全力经营辑里丝出口业务,并在南浔、上海开设了“张恒和丝行”不几年就发家致富。顾福昌也是南浔“四象”之一,国学生,因排行第六,创业后,被称为顾六公公。顾福昌早年的家境也属清贫,弃学从商,起初摆个布摊子,后来到南浔邻镇江苏震泽开小布店为生,兼营蚕丝后发家,与洋人往来后,成为上海早期的丝通事,开设顾丰盛丝号。顾福昌经营蚕丝致富后,又经营了当时上海滩上唯一的外洋轮船码头——金利源码头,并成了怡和洋行买办和怡和打包公司经理,还大做房地产生意。“八牛”之一邱其梁,开丝行起家,后来投资钱庄,在上海经营房地产和交易所。邱家后来在上海开办新世界饭店和新世界游乐场,中隔南京路,修一条地下隧道相通,居然敢跟青红帮大亨黄金荣经营的大世界游乐场打擂台。

从19世纪60年代起,外国商人在上海办起了机器缫丝工厂,为与洋商抗衡,华商合力在上海创办现代缫丝厂。到1893年,上海上规模的华商缫丝厂已经达到7家,都是浙江商人开办的,其中湖州商人占了5家,实力与外商丝厂相比并不逊色。

时间过了半个多世纪,近代宁波帮在沪上“一枝独秀”的情景仿佛历历在目,尽管这一幕难再重现,但当代浙商仍不言落后,努力上演一出新的《战上海》。

1986年3月5日,经上海市民政局注册登记批准,上海市浙江商会正式成立,这家接受上海市合作交流办公室和浙江省人民政府驻上海办事处指导的社团组织,是浙江省驻沪企业总部及浙江商人之“家”,设有房地产分会、文化餐饮娱乐分会、女企业家联谊会等直属分会,共有5000家会员企业,直属会员近千家。会员企业遍布工业、商业贸易、建筑建材、房地产、餐饮娱乐、医疗保健、金融投资、文化教育事业等多个行业和领域,其中有为数可观的海内外上市公司和上百家行业龙头企业。

这些会员企业和“业主”的实力如何,看看该会的会长、执行副会长名单便知:

上海市浙江商会会长单位是上海复星高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这是一家中国最大的大型综合民营企业集团,核心业务包括钢铁、房地产、医药、零售、金融服务及战略投资,已连续数年位列中国民营企业纳税第一。2007年7月16日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整体成功上市。董事长是金华人郭广昌,他还担任了“十届全国人大代表”、“九届全国工商联常委”、“十届全国青联常委”、“上海市工商联副会长”、“八届、九届上海市青联副主席”等社会职务,是红极一时的中国民企代表人物。

执行副会长和副会长中有均瑶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钧金、上海盛大网络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天桥、分众传媒(中国)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江南春、吴泰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吴敏、红杉资本中国基金董事长沈南鹏、万丰奥特控股集团董事长陈爱莲、上海美特斯邦威服饰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周成建、上海凯泉泵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林凯文、新光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周晓光、上海德力西集团有限公司总裁胡成国、正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执行总裁南存飞、天正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高天乐、上海华东电器集团有限公司郑荣德、中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楼永良、红蜻蜓集团董事长兼总裁钱金波、上海凯科阀门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忠芳、人民电器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郑元豹、上海人民企业集团董事长金福音……这简直就是一份全国知名企业家大名单了。

改革开放三十几年来,从浙江陆续陆续来到上海经商的人员不下50万,据了解,目前在沪个体私营企业40余万家中,浙商占到1/6左右,其中在上海注册的浙江民营企业约2.7万家,个体私营3万余家,总注册资金逾千亿元人民币,实际运作资本逾万亿元人民币。

据悉,上海浙江商会成立时,美国、英国、德国、以色列、新加坡、瑞典、南非、匈牙利、菲律宾、保加利亚等国驻沪总领事馆纷纷发来贺信,德国驻上海总领事馆贺信评论说,在德国驻上海总领事馆的领区内,浙江省展示了其通过私营企业进行经济现代化的最先进方式,市场经济将会导致可与世界标准相媲美的最有效发展,浙江私营企业正逐步致力于国内及国际知名品牌的建设。比邻上海,浙江私营经济的活力在申城也产生了效应,上海市浙江商会正是这一影响的标志。随着影响力、凝聚力的提高,申请加入商会的企业越来越多,就连花旗银行、渣打银行、摩根斯坦利等外资银行也主动来联系要求入会。该会曾多次组织会员企业前往美国、法国、加拿大、比利时、意大利、新加坡、以色列等多个国家考察,均得到了很好的礼遇。美国俄克拉荷马州举办招商会,还曾主动与上海浙江商会联系,要求组织会员企业前去参会投资。以色列、新加坡等国也表示,只要是上海浙江商会出具证明的企业,他们都予以认可。

有记者曾采访美国商会、法国工商会,也比较过江苏、上海、江西、广西等多个省市的工商联及五金、纺织、房地产等行业商会,在他看来,上海浙江商会在体制和运作机制等方面的做法更接近于国外商会,同时在引导会员企业健康发展和特色服务方面又保留了许多中国特色。浙籍著名作家余秋雨曾评价说,“上海浙江商会二十年来的最大贡献是早早地发现了当代中国民营企业家各自奋斗的孤立性和分散性,因而创建了一个让他们会聚的平台,以便信息互通,经验互馈、精神互温。这实际上就是在探索新时代的商业文明”。

假以时日,同样具备开拓精神和创新意识的新一代上海浙商,当不会输于他们的前辈——当年叱咤上海滩的宁波商帮。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