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经济发展的四个阶段(21)

国家竞争优势(下) 作者:(美)迈克尔·波特


日本在20世纪70年代末进入创新导向阶段。这个国家的生产要素条件不断地发展,企业内部的多元化也使它们的力量迅速延伸到支持性、相关性和下游产业等部门。自1978年以来,日本最大净值的外销产业是机械产业和特殊零件产业。由于日本人有效转换不利因素的影响,能源成本、劳动力不足等问题反而成为自动化和创新的压力。这个国家的产业集群不断扩大,国内需求也成为全球最挑剔、最能接受新产业的市场。同时,国内继续保持激烈的竞争,使得创新活动不虞中断,资源密集、简单加工的产业则逐渐移出。

在当代产业竞争史中,我们很难找到与日本有相同表现的国家。1986年日元升值,导致企业经营战略和政府产业政策改弦更张后,20世纪80年代末的日本经济增长步调变得更快。在半导体、工业机器人、高级材料等新产业方面,日本企业已经成为全球性的领导者。这种领先优势又回过头来协助其他产业的发展。不过,日本如果想要继续维持领先地位,政府政策和企业战略必须更灵活地调整、修正。

居安忘危的瑞士瑞士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就进入创新导向阶段。它虽然是个小国,却有和国土不成比例的产业规模,并且在精致化的产业中称雄。形成瑞士产业发展的主要力量来自人力素质的提升、深厚的技术基础、国内市场对高级产品的需求,以及高工资的压力。另外,该国的低利率和股东同心协力的态度,也是鼓励企业持续不断投资的重要因素。

但是,处于富裕导向阶段的瑞士,许多产业如仪器、机械等高级产业,正由国际市场退出,仍能维持竞争优势的则是和奢侈品或财富相关的产业。更令人担心的是这个国家的国内竞争处于衰退中,金融体制也限制了经济的活力。瑞士的问题是,几十年来的繁荣淹没了人民的事业动机和冒险精神,新企业的增加速度太慢,以至于无法刺激国内市场的竞争气氛,结果生产力无法有效提高。

日渐脱节的科技大国:德国德国挟带着优越的科学与技术实力,在19世纪末就进入创新导向阶段。德国产业能够成功,关键在于它有独特的自我强化机制,优秀的机械工业带动了下游产业的发展。一个有竞争力的产业可以带动其他周边产业的表现,而且也显示出提高人力资源和技术资源的机制已经出现等。一个良性发展的钻石体系,使德国经历了两次战火后,仍能顺利恢复到创新导向阶段的经济优势。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