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竞争力的启动(11)

国家竞争优势(上) 作者:(美)迈克尔·波特


有些竞争优势的关键要素(如某产品的挑剔型客户或是某个相关产业),往往只与特定的产业需求有关。但也有一些关键要素适用的范围比较广泛。像瑞士人的语言能力、日本过于挑剔的客户、美国在软件方面的优势,这些情形对产业竞争优势就有普遍的正向推动效果。如果一个国家确有其优越地位,而那些应用广泛的要素普遍存在于许多产业中,那么任何单一关键要素对国家经济的贡献就显得很小,没有特别的意义。甚至,如果国家所具备的都是这些泛泛的竞争条件,它的优势可能还不如集中力量在某些专门、专业化产业环境的表现上。

国家如果要在绝大多数的产业上成功,不但需要应用广泛的关键要素并将其充分组合,这些关键要素还必须落实到一些专业化的产业领域中。以传真机为例,日本企业不但具有高质量、重纪律的劳动力和高度自动化的生产能力等广义的优势条件,还必须加上它本身对传真机产品的独特需求(例如日本的电报通信发展较迟,而且跨国公司对国际通信有强大需求),攸关这个产业存活的相关产业(例如小型马达、照相机、复印机、办公自动化设备等)。美国虽然具有一般技术的基础研究优势,但是相关研究成果却因为其他关键要素不存在,无法变成竞争优势,市场也就一再受挫。

资源升级,优势持续

竞争优势能够持续,靠的是资源的扩大和升级。在关键要素中,有些对持续力的影响比较大。例如在生产要素的创造上,传统生产要素就不如专业、卓越的研究机构来得重要。另外,像快速创新、抢先行动、加大压力等形成优势的动力条件,往往比生产成本、大规模国内市场等静态优势更有价值。因此,需求的内容往往比需求的规模更重要,密集的国内市场竞争也比企业是否具有国际观更迫切。

国家缺少两个关键要素,尚不会妨碍它寻求竞争优势,但是要建立最强韧的竞争优势,各关键要素之间就必须相互联结和强化。在国际竞争中,每种关键要素都是可以被复制的;例如,外国竞争对手可以通过在海外生产发挥生产成本上的优势,或凭借开拓其他国家战场,以建立市场规模,无须受限于母国市场。更重要的是,没有一个国家能拥有独一无二的关键要素。不过,一旦各关键要素联结成一个环环相扣的系统,国家的竞争优势就将锐不可当,因为要组成系统化的竞争优势不但耗时,而且困难重重,但之后就绝无被复制仿效之虞。系统内部各关键要素之间的互相依存与强化更是升级的来源,这样的系统很难被移植到其他国家运作。一个国家建立了系统性的竞争优势后,还会有继续延伸的效果。系统性竞争优势一旦出现,国家整体产业的进步速度往往比竞争对手快很多。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