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5条 拉近心与心的距离——李云龙与普通战士拉家常

亮剑精神:打造员工战斗力的36条铁律 作者:周国剑


李云龙是出身贫寒的平民英雄,尽管他没有当过政委,却十分擅长沟通的艺术,只要一有空他就和普通战士拉家常,在拉家常的过程中拉近与战士的距离,激励他们的斗志。在五一扫荡中,日军包围了辛庄,李云龙带着不足一个连的兵力拒守。为了给大家舒缓一下紧张、害怕的气氛,李云龙就给战士讲长征的故事,讲得是那么风趣;和战士们抽袋烟,就像自家弟兄一般;鬼子向村子逼近的时候,王喜奎一枪撂倒那个骑大马的指挥官,然后淡定地说:“你看,子弹打在日本人身上,照样是一个窟窿。”你想啊,在他手底下打仗的士兵听了这话,该壮了多少士气?这样的领导就让人觉得有人情味儿,可以亲近、值得信赖。

在淮海战役中,李云龙率领二师防守赵庄,在战斗前,李云龙发现一个战士用自己的尿在浇刺刀,李云龙其实根本不相信往枪上撒尿能破敌军的敢死队,但他依然鼓励那位战士说:“如果你的方法真的有效,别忘了向我汇报,到时我让你在全师大会上介绍经验!”李云龙不但没有批评这位迷信的士兵,反而通过鼓励的方式激起了他战斗的勇气,这就是李云龙成功的沟通艺术。

职场是实现人生理想的重要平台。谁都想在职场中顺风顺水、左右逢源,最后走向成功,超越自己并完成人生使命。而这一切都离不开沟通,沟通就像一把万能钥匙,没有沟通你就不可能入门,那么你将永远无法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人是有感情和思想的,你要充分尊重他人的感情和思想,然后再跟他说点什么,让他去做点什么,他自然就能用命用力了。人自身的问题不是经过他人一番正义凛然或者严词厉色的训话就能解决的。沟通是团队建设的基石,是团队的润滑剂,作为团队成员应该学习李云龙的沟通艺术,从而减少相互之间的误会,增进彼此的协作,把团队拧成一股绳。

松下幸之助说:“管理的实质就是沟通、沟通、再沟通。”在实际工作中,的确一个团队的沟通成效决定一个团队的业绩。对于团队沟通,我们很多人往往感觉这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无从下手。沟通在管理当中究竟处于一种什么位置呢?我们可以通过两个数字很直观地看出沟通在公司中的重要性,这就是两个70%。

第一个70%是指,公司的管理者实际上70%的时间都用在沟通上。开会、谈话、作报告是最常见的沟通形式,撰写报告实际上是一种书面的沟通方式,各种拜访、约见也都是沟通的表现,所以说管理者70%的时间花在沟通上。

第二个70%是指,工作中70%的问题是由沟通障碍引起的。比如常见的效率低下,实际上常常是有了问题、出了事情后,大家没有及时沟通或不懂得如何去沟通而造成的。另外,公司里员工执行能力差、管理者领导力不强的问题,归根结底,都与沟通能力的欠缺有关。

沟通的行为和过程在团队建设中相当重要。世界上所有的管理工作都借助于沟通才得以顺利进行,沟通是实施各项管理职能的主要方式、方法、手段和途径。沟通不仅存在于横向管理活动的全部过程,而且更存在于纵向管理活动的各个层次。可以说,沟通是管理的核心和灵魂。没有沟通,就没有管理上的创新,就没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没有沟通,管理就是空中楼阁,就是形式呆板和决策迟疑的过程。显然,沟通能够维持团队的良好状态,保证团队正常运行的关键过程与行为。当团队的运行或管理出现了新问题,部门之间,领导者之间,也就是广大员工之间必须通过良好的沟通,才能找准症结,通过分析、讨论拿出方案,及时将问题解决。

曾经有这样一个小故事。有一把坚实的大锁挂在铁门上,一根铁杆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还是无法将它撬开。钥匙来了,它瘦小的身子钻进锁孔,只轻轻一转,那大锁就“啪”地一声开了。铁杆奇怪地问:“为什么我费了那么大力气也打不开,而你却轻而易举地就把它打开了呢?”钥匙说:“因为我最了解他的心。”

国外学者经过大量的调查研究,总结出团队协作的6个要素:共同目标、核心领导、周密计划、分工协作、过程监控、经验总结。我们发现,这6个要素如果离开沟通都无法实现。例如,团队共同目标的确定,需要团队领导、团队成员通过沟通达成共识。计划的制订、实施、控制需要沟通,经验总结本身就是沟通。所以,沟通无处不在,协作过程就是沟通的过程,没有沟通也就没有团队合作。

作为团队领导,要尽可能多地与成员进行交流和沟通,最好是面对面的互动沟通,使员工能够及时了解管理者的所思所想,领会上级的意图,明确责权赏罚。避免团队里出现推卸责任和“奖金要多,工作要少”的观念。而且,员工们参与的越多、知道得越多,理解得就越深,对团队也就越关心。一旦他们开始关心,就会爆发出从前没有的热情和积极性,形成强大的力量,任何艰难险阻也不能阻挡他们。这正是沟通的威力所在。如果领导不信任自己的下属,不让他们知道团队的现状或工作的进展,甚至员工主动提问也不予回答,那员工就会感觉自己被当做了“外人”,轻则会使其带负面情绪工作和生活,造成团队或部门的工作质量下降;重则使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形成相互不信任的敌意,产生严重隔阂,各方面无法达成共识,甚至产生“窝里斗”的现象,从而消耗团队的能量。

团队内部的沟通不是直线型的,不局限于领导与员工的沟通。良好的沟通机制应该是多角度的、双向的、多级的。应该在公司内部建立全方位的沟通机制,形成管理层与部门领导、部门领导与普通员工、管理层与普通员工、普通员工之间的多层次交流对话机制,保持沟通渠道的畅通,要让员工意识到管理层乐于倾听他们的意见,他们所做的一切都在被关注,每个员工都有参与和发展良性沟通机制的机会,从而增强管理者和员工之间的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和感情交流。

IBM公司的高层领导经常深入基层,与普通员工亲切交谈,在了解他们的切身感受的同时鼓励员工向上级,甚至直接向公司总裁反映问题,在公司内部形成平等的工作氛围。公司专门设立了意见箱,为了避免流于形式,意见箱由专人负责整理,并转交给相关的负责人,每年公司都能够收到数十万张意见卡。

沟通的要点是真诚、理解、平等、尊重、认同和适应。任何人都不要以自我为中心,要换位思考,通过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可能我们会忽然间发现“哦,原来是这样”,有了理解、认同及适应来作为沟通的基础,加上尊重、真诚、平等以及大家的目标一致,还有什么困难不能解决?事实证明,无论是在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对于必须与员工相处的团队管理者来说,不仅是一条再完善不过的管理行为准则,也是管理上最适用的一把沟通“钥匙”。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