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莎乐美之夜(1)

献给虚无的供物 作者:(日)中井英夫


黑色天鹅绒帘幕轻轻晃动,在痉挛似的微幅震动过后,随即缓慢起伏,逐渐往左右滑开。炫目的白光转眼收束,成为舞台上鲜明的光圈。光圈中出现了一位妖精似的年轻舞者,她纤细的双脚套着芭蕾舞鞋,丰满的下半身裹着只及腰间的轻纱,如此大胆的打扮,正完美地衬托出她珍珠般的肌肤极端冶艳迷人的魅力。

一九五四年十二月十日,户外被淡淡的雾霭笼罩,月色柔美。入夜的热闹时段过后,下谷龙泉寺的“阿拉比克”酒吧已经到了忘年会的余兴节目时段,店内处处响起酒杯互碰的声音,并满溢紫烟与人们吐息的炽热气流。

龙泉寺并非位于因《比肩》[1]这部小说而出名的大音寺附近,而是在面朝日本堤的三之轮一隅。这一带的商店都由魔芋店、烤饭团店、手工面包厂这些小店的低矮房舍组成,十足升斗小民的生活圈,夹杂其中的酒吧因而显得格外不协调,但当地土生土长的老板并不在意这些。

老板的老家原本位于龙泉寺町的一角,该地区在战争期间被划为日本堤之前,距离吉原的大篱、大文字与山口巴[2]很近,因此可以说老板是从小就在脂粉味浓厚的红灯区长大。

白天经营法国香颂咖啡店,夜晚在暗巷里挂起“BAR.ARABIQ”的柠檬黄霓虹招牌的生活,他已经过了两年。

当时能正确记住一九五四这一年发生的事件的人,现在应该不多,以和历来说,即是昭和二十九年。当时发生了许多悲惨的事件,根据警视厅的调查,包括未遂案在内,这一年内的杀人事件共有三千零八十一起,每天大约发生八起之多,创造了前所未有的记录。换句话说,日本在这一年内,有那么多人认真地思考如何杀死他人,并确实实施了自己的想法,不仅如此,让这一年更别具意义的是新的杀人方式不断出现,譬如年初的二重桥事件[3]、春天的福龙丸五号核尘埃事件[4]、夏天的黄变米事件[5],还有秋天十五号台风来袭时出航的洞爷丸翻覆事件[6]等。

[1]①?明治时代的女作家樋口一叶的名作。

[2]①?吉原是江户时代至明治时期最著名的红灯区,大篱、大文字与山口巴都是当时著名的茶屋。

[3]②?一九五四年元月二日,日本天皇居所前的二重桥拥入三十八万人向天皇拜年,却发生十六人在混乱中被踩死的惨剧。

[4]③?一九五四年三月一日,美国在马绍尔群岛的比基尼环礁进行氢弹试爆,使当时在附近的日本远洋渔船二十三名船员受到落下的放射性尘埃之危害。

[5]④日本战后粮食短缺,米粮需从国外进口,当时政府发现这些进口米发霉,决定不发放,后来因囤积过多,拟掺入白米发放配给,但被《朝日新闻》揭发,引起大众哗然。

[6]⑤?一九五四年九月二十六日,北海道青森至函馆间的渡轮洞爷丸号因台风而翻覆,死伤人数多达千人。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