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争做将军的士兵才是好士兵(1)

西点军校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作者:(美)安东尼·格拉斯


"不想做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这句话,历来有不同的解释,甚至产生争议。有的人认为不是每个士兵都能成为将军,既然做士兵,就要先想着做好士兵的本分,至于能不能做到将军就得看个人的能力和机遇。这种说法是有一定道理的。还有的人认为,不是每个士兵都能够成为将军,但是一个没想过做将军的士兵,除非机缘巧合,否则一定做不了将军。

西点军校曾对一群智力、学历、环境等客观条件都差不多的学生,做过一个长达25年的跟踪调查。调查内容是目标对人生的影响,结果发现:27%的人,没有目标;60%的人,目标模糊;10%的人,有清晰但比较短期的目标;3%的人,有清晰且长期的目标。

25年后,这些调查对象的生活状况如下:3%的有清晰且长远目标的人,25年来几乎不曾更改过自己的目标,并为了实现目标进行了不懈的努力。25年后,他们几乎都成了社会各界顶尖的成功人士,他们中不乏白手创业者、行业领袖、社会精英。10%的有清晰短期目标者,大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上层。他们有一个共同特征:那些短期目标不断得以实现,生活水平稳步上升,成为各行各业不可或缺的专业人士,如医生、律师、工程师、高级主管等。60%的目标模糊的人,几乎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下层面,能安稳地工作与生活,但都没有什么特别的成绩。余下27%的那些没有目标的人,几乎都生活在社会的底层,生活状况不尽如人意,经常失业,靠社会救济,并且时常抱怨他人和社会。

调查者因此得出结论:目标对人生有巨大的导向性作用。有了目标以后会让你把精力集中到对实现目标最有意义的事情上来,很多的决策就变得简单,那就是这件事对你实现目标有没有帮助。没有明确的职业目标,你每一次的决策就等于没有原则,都是根据当时的某种感觉做决定,这种决定会把你带向不同的方向,几次这样的决定以后你的职业积累就消失殆尽了。

西点人经常听到这样一个故事:

齐瓦勃是美国乡村里的一个小男孩,由于贫穷从小就没有受过多少教育。少年时期的齐瓦勃曾经种过地,还做过马夫,然而雄心勃勃的他却无时无刻不在寻找着实现梦想的机会。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