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2.高利贷中的收益诱惑和财富灾难(2)

快乐理财的方法 作者:韩瑾


一定要知道的理财方法

利率高于法定利率4倍的贷款,就属于高利贷。经济学家给出的一个具体的数字标准是:年利率大于20%的贷款是高利贷。中产家庭理财与高利贷有关系吗?最近一项研究结果证实,当前发放高利贷的人群主要有三类:一是企业职员;二是中产家庭;三是贷款中介机构。2010年至2012年期间,国家紧缩的货币政策致使社会资金严重短缺,个人或企业之间的非公开借贷非常盛行,一些中产家庭由于闲置资金较多,又难敌高收益的诱惑,也情不自禁地加入了这个行列。

我们需要节制高利贷这种行为。历史上众多的事实说明,做高利贷者会有两种情况出现,结果都不好:

(1)传统高利贷者——把钱借给急需用钱的家庭和小企业,收取高回报。观察历史发展,高利贷一直被认为是负面意识形态的。之所以被公认“是坏的”,主要有两个原因:首先,从社会学的角度观察,由于借款利率过高,借款人无力归还的情况会常常发生。进而导致追索欠款方式极端,甚至有悖于人性和社会道德准则。其次,从金融学角度分析,借款人大多数不能满足银行借款条件,无奈之下,转而来借高利贷的,违约可能性非常大。因此,无论从道德标准还是商业标准,均不提倡这种行为。

(2)现代高利贷者——把钱借给机构或企业,收取超常高回报率。一个与我们常识相悖的事实是:把钱借朋友、亲戚,借给著名的人物或机构更危险。我们试着来解释一下你私下把钱交给一家私人机构的原因。起初是因为你看到身边的某个人这么做了,并按时收到了高出市场正常收益(银行贷款利率)数倍的回报,所以你也尝试去做了;第三个人可能是看了你做之后,也去做了……看到其他人都做了,你可能会将更大数额的资金投入进去,这些财富可能是一生的积蓄。轮回下来,你后来的行为可能是前一个毫无意识行为所导致的。最致命的是,你完全忘了思考你到底去做什么了。行为学家用“羊群效应”解释这种群体无意识的行为。

大量的事实证明,一些个人或机构会利用人类对高收益的贪婪和“羊群效应”来掠夺公众财富。美国华尔街曾经的资本市场教父麦道夫基金诈骗案,中国浙江省东阳小镇的吴英非法集资案,这两例金融诈骗案件,虽然一个发生在美国金融中心华尔街,另一个发生在偏僻的中国江南小镇,作案手法竟然完全相同。受害者上到国际明星、高级职业经理,下到江南小镇上的普通家庭。结果是,大量的财富被洗劫却无法受到法律的保护。

亲情和帮助是具有感情色彩的,而投资必须理智。抱着对财富负责的态度和对财富科学规律的认识,要坚信投资只能追求适度收益,超常的高收益背后一定隐藏着一个超常的阴谋。

通过仔细分析“高利贷”的交易行为,人们可以完全理解经济学家的观点:高利贷的高收益只是“诱惑”,不可能成为到手的“真金白银”;而想通过高利贷发财的“财富梦想”只能以“财富灾难”的方式收场。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