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回:王状元说破朝中局,唐伯虎点出心底真(11)

王阳明:龙场悟道 作者:许葆云


听到这儿守仁急忙插了一句:“可这样一来,很多高明的主张就……”

“就搁置了。”

其实眼下守仁也想到了这一点。可听父亲这么说,他却又不懂了:“高明的主意反而不用,那岂不是很可惜?”

王华微微摇头,缓缓说道:“是有些可惜。可治国未必要用最高明的主意,最重要的,是要讲究实际。”

老父亲所说的这番话守仁并不能完全接受。可父亲这些话句句是理,字字有用,守仁真的找不出一句话来驳他,只好低下头来。

见儿子听了个似懂非懂,王华想了一想,又说:“有句俗话说‘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这个‘高’字你怎么看?”

“市井之人,大概觉得当官的人作威作福,这就是高了。”

王华摇了摇头:“这么说就偏了。读书人的高,就高在一个‘理’上。天下只有读书人肯思考,思考了才能明理,明理了才能做事。做什么事呢?不是升官发财,作威作福,而是尽忠职守,为民请命。当年孔圣人在齐国、鲁国求官,后来又周游列国,都是为了求得官职,因为一个人只有做了官,才能真正去办大事,办正事。你将来要想效忠天子,为民请命,就得先做官;要想做好官,现在就得多读书,从书里多做学问。这样,将来你说话别人懂,别人说话你也懂,你才能立于官场,在官场站住脚了,才能做事,对上忠于天子,对下,造福黎民。”

发了一会儿呆,守仁低下头来,老老实实地说了一句:“父亲指教得是。”

由这一天起,王守仁终于明白自己到底为什么要考科举了。

也从这天起,守仁真正把一切闲心都暂时放下,连苦读了一年的兵书战册也都搁下,一门心思做起科举的学问来了。

(二)

转眼功夫已经到了弘治十二年,又是一个大比之年。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