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我们为什么旅行》第三章 奢与俭(1)

我们为什么旅行 作者:小鹏


奢,不是上天入地。简,也不是柴米油盐。

吃之三:普罗旺斯式午餐

汽车在普罗旺斯乡下转了18个圈,才在一间餐馆门前停下。嫩绿色的爬山虎把餐馆淡黄色的石墙包裹得严严实实,只露出几扇窗户在正午阳光下忽闪着眼睛。若不是玻璃太滑让爬山虎无法施展拳脚,可能整个餐馆都得完全隐形在一堵绿墙之后。

在口碑甚好的《米其林餐饮指南》中,La Cabro d’Or(La Cabro d’Or,法国的一家酒店名。——编者注)被评为一星餐厅。别看印在指南上的这颗星星小得都快看不见了,但在饕餮者心中却比什么都亮,否则我也不会为了一顿午餐而踏破铁鞋地找来。真佩服那些撰写指南的美食侦探们,总能找到一些位置偏得连GPS都无法定位的餐馆。话又说回来,一定是大厨自知手艺了得,更明白酒香不怕巷子深的道理,才能让那些最挑剔的鼻子主动探出车窗,左嗅嗅右嗅嗅,就像最灵敏的猎犬,顺着香味就能逮到猎物。而往往就在这寻找的过程中,味蕾就已经提前绽放。

米氏指南已在欧美国家流行了几十年。如果说《孤独星球》系列是背包客的圣经,指引他们找到最便宜的吃住行,那米氏指南就是享乐主义者的圣经,告诉他们哪儿的餐馆最棒,哪儿的酒店服务最佳。两本圣经获取公信力的方式都是派出私家侦探微服私访,手握的王牌都是客观公正。有个段子是说,一个负责评星的美食侦探实在太出名,为了不被餐馆老板认出而被区别对待,每次出门都得易装易容。不过老板们也都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地学会了一套识别他的办法,如果一个人穿得严严实实地来吃饭,点许多菜,点各种酒,肚子有点凸(这一条对中年法国人可以忽略不计),吃饭时还不摘围脖,那就得多看两眼了。

凡是被米其林指南评星的餐馆,就如同获得了一尊美食界的奥斯卡,主厨做梦都会笑,走路都得摇尾巴——如果有的话。当然一起鸡犬升天的,还有菜单上的价格。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