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无非求碗热汤喝》人世务求“吃得香”(1)

无非求碗热汤喝 作者:张佳玮


小时候,大多数爹妈似乎都来不及高瞻远瞩地为孩子订宏图大业,每天心心念念,只望孩子吃得香睡得着。“吃得香”这词极妙,可意会不可言传。举凡妈妈看孩子狼吞虎咽,就眉开眼笑念将出来。这时咬文嚼字问“香”是何意,妈妈们都期期艾艾了。

“吃得香”挺难理论解释,只好现象归纳之:狼吞虎咽、咂嘴、吁气、打饱嗝,那就差不多了。《骆驼祥子》里有句话精妙:祥子结婚,吃虎妞做的熬白菜加肉丸子、虎皮冻、酱萝卜、馏馒头。饭食比往日可口,但“吃不出汗来”。“吃出汗来”,差不多是“吃得香”的极高境界了。

如是,吃得香和饭食可口就没必然联系。李渔认为蔬菜中的笋和水产中的虾是同类,是食品中的甘草。此二物鲜甜自不必论,但吃笋吃虾,显然都吃不出汗来。吃笋而能出饕餮状的我见过一次:某次大锅排骨笋子汤,水汽氤氲,一位仁兄夹肉与笋裹在大白馒头里,大口痛嚼,旁若无人,脖子挣粗脸发红,看得都让人有食欲。但这是借了汤和猪肉的光,非笋子功劳也。

由此延伸,食精脍细、精致秀雅的,似乎不容易吃得香。啃凤爪、剔蟹壳、莼菜羹、鱼刺身、果仁夹心巧克力:刀工食材调味火工越接近艺术品,大家越极口称道,但反而不敢唐突佳人了。

祥子吃得香的,是烧饼夹肉,是羊肉包子,吃一口满嘴油。莫言写山东人吃佧饼,饼中大葱,一口下去脖子发红;又山东羊杂汤配烧饼,冬天吃全身透汗,腹中滚烫。这类经验,大家都会心不远。冬天北京人吃卤煮火烧,苏州人吃羊肉汤配馒头,过年吃红烧蹄肉汁拌饭,午夜上街喝碗明火白粥斩盘卤菜,川人入夜到串串香坐下,几十串且熬着,扬手先叫来啤酒——类似“吃得好香”的经验,大家都有过。若要归纳“吃得香”,大概逃不出这几条去:或是有浓味汤羹,如此才能吃得全身热发;或是有重酱大肉,如此才能吃得贪得无厌;或是有厚面加刺激味觉的调味料——葱蒜韭菜……如此才能让人孜孜不倦,越吃越欢。

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如是男女和饮食自有类似处。如李渔所谓笋与虾,如袁枚喜爱的佳果,比如诸位金钗们同着宝玉一起吃的螃蟹,都属于清秀雅致之物,不食人间烟火如林黛玉、小龙女,素雅澄净如黑白片剪影下来的赫本。大吃大嚼,就很唐突佳人了——那时就不是尹志平去追小龙女,而是黑旋风去找李师师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